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绿 满 随 城
——我市争创省级园林城市纪事
作者:林永俊
  绿色是城市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共鸣,是城市曼妙风景与人文灵性的交汇。
    三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宏伟蓝图,掀起建设现代化“绿色之城”的高潮。6月1日,市风景园林管理局局长熊忠海说:“如今走进随州,一片土地就是一幅画,一座山就是一首诗,一条河就是一支歌,一个景点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科学规划 做足“山水”文章
    我市立足科学规划,明确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大生态为重点,确定了以“一河两岸”风光带、绿色走廊为骨架,城区绿地为核心,白云山风景林为背景的园林绿化体系:
    针对地貌风格特点,我市抓住 “山青、水秀、城绿”这一中心任务,构建完善的山水生态城市体系;
    围绕“作道路文,唱山水歌,造特色园、创园林城”主题,充分扩展绿地,完善园林设施,巧建景点小品,美化市容市貌;
    以“一河两岸”为纽带,建成70公顷的滨河风光带,并与两岸建筑及桥梁融为一体,形成城市“风景廊”;
    以白云山为“背景”,大力营造风景林,建成了山地、河岸防护林,形成了葱葱郁郁、山花烂漫的城市生态绿色屏障,同时将白云湖水库南岸水体附近千余亩土地正式纳入湿地公园的规划范围,建设一座湿地公园。
    科学规划,使得我市园林城市建设扬帆远航。
    点面结合 打造园林景观
  目前,白云公园改造工程渐近尾声,改造后的白云公园,功能分区更加明确,景观更加漂亮。
    此前,乐都旋风广场、白云湖大坝东头游园等街头绿地已成为市民游乐休憩的理想去处;神农公园、明珠广场、博物馆广场每天游人如织,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理想场所。
    搞好“线”的建设。我市按照建设“特色路、标准路、生态路”的要求,用大绿量、宽绿带的手法,把神农大道、擂鼓墩大道、明珠路等城市主干道建成绿化景观大道,形成“八纵八横”的道路绿化系统。
    注重“面”的建设。市委市政府以市委花园拆墙透绿为切入点,动员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植树栽花种草,并通过创建“园林式单位(居住小区)”活动,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化随州、美化家园”大行动。目前城区“园林式居住小区”达到53.8%,“园林式单位”达到54.9%。
  奋力创建 提升城市品位
    三年55.88亿元,这是我市投入园林城市创建的资金,效果明显:
    改造建设神农公园,立炎帝神农像、修古城墙、铸造编钟,恢复夜光池、飞来土等人文景点,过去荒凉冷清的神农公园,现在流光溢彩、花团锦簇;
    整治花溪河,引 水灌城市内河,不仅根治了昔日的死水,而且城内有了流动的风景;
    神农大道、“一河两岸”风光带,亲山临水,绿树掩映,繁花似锦,碧波轻扬,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新建的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白云湖水库,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今年9月,我市将迎来省级园林城市的验收工作,我们将沿着此目标,把随州建得天蓝、山青、水绿、城美。”熊忠海信心满满。
  
    见习记者 林永俊 通讯员刘继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 满 随 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