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长江以南的江浙两省,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乌镇:小桥流水诗般美丽
迎着大片黄色的油菜花,贪婪地享受五颜六色的江南美景,呼吸弥漫着青草味的水乡气息。远远地看到了乌镇的标志,终于踏上了这梦里的水乡——
以前的乌镇实际是由东栅、西栅、南栅和北栅等几个村子围合而成,现在开发的主要是乌镇东栅景区,走在东栅的南大街,两旁的木制的房屋显得格外的精细和古朴。踏在路面上宽大的石板上,仿佛走在了历史上,仿佛走进了似水年华中的情景。孩子们在本不宽阔的街道上嬉戏玩耍着,遇到游客均给与淡淡的微笑。这就是乌镇,这就是一直寻找的乌镇,这就是我们的梦。
乌镇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建造,所谓“人家尽枕河”是也。大多数乌镇民居的样式与其他水乡小镇没有什么不同,但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其他小镇就没有了。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午夜梦回,听底下水声訇訇,别有一番情趣。
苏州:纤姿弱态 柔风拂面
苏州人说最早的江南只包括由南京起至苏州的一小块地方。的确,与苏州相比,杭州的江南味都有点过于硬朗了。那种吴侬软语、纤姿弱态、柔风拂面、连空气都能把你熏醉的江南,就在苏州。
江南自吴越争霸以后就很少出现战乱,所以倍出名人,却少出改朝换代之士。这里百姓习惯了永恒的宁静,于一举一动间都不慌不忙、有姿有态。北方人心目中都怀着一个最甜的江南梦,我想除了诗画般的风景,就是对那种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了吧。
一波三摇地荡进苏州、荡进园林、荡进那如画的风景。园林是苏州的名片,到了苏州当然要看园林。走进苏州拙政园还没几步你就惊呆了!单不说风景如何,就脚下那铺路石就足以令你张大嘴巴合不拢了。迈开步去,一步一个图案,步步不同!那细碎的石子要铺满整座园林,花费的是怎样的心血!难以想象!
寒山寺,不知是张继的诗流传了它的名,还是它光耀了张继的诗。来此应该寻找一种意境——“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种于静处听钟声的顿觉。也不用管枫桥在还是不在,尽可泛一叶扁舟在一座叫“枫桥”的桥下梦回唐朝。
傍着三分之一的太湖,实实在在的鱼米之乡。然而不要带着过多的奢望,不要带着经历或占有的欲望,你只需在淡淡的气息中徜徉在大街小巷里,听着软软的吴语,轻轻走过苏州。
扬州:风花雪月 令人心醉
在这个季节里,应该到扬州去看一看,这个时候正是那里最美的时候。那里的天气,那里的烟柳,那里的琼花,都带着浓浓的春的气息。这里“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绝佳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等。
有扬州的朋友建议,到扬州,须得自由行,来一次深度休闲之旅:沿刚修复的古运河逛逛,再去“皮包水”——喝早茶;坐船(画舫)欣赏廿四桥;晚上到浴室(澡堂子)洗澡——水包皮。下午可安排听书(扬州评话、扬州评弹)。这就是扬州人的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下午去扬州的澡堂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扬州的澡堂很有特色,可以说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风俗,扬州擦背师傅的功夫也很到家,保证可以活血解乏,浑身舒服。 (邓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