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再度提高出口退税率保出口稳定
涉及2600多个税目的商品
新华社6月8日电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宣布从6月1日起再度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机电、鞋帽、玻璃制品、钢铁制品等制造业领域超过2600个税目的商品,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从5%到17%不等。 这是我国自去年8月份以来连续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国务院日前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措施后出台的又一扶持出口举措。 在前一阶段一系列支持外贸增长措施的基础上,5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项重大措施,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调整出口退税率正是落实国务院稳定外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最新举措,体现了政府将扩内需和稳外需紧密结合的调控意图。“从短期看,当前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助于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对于稳定外需有促进作用。”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自去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数据显示,尽管今年1至4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依然下降24.3%,但4月份当月降幅比今年一季度累计同比降幅减少1.9个百分点。特别是4月份与3月份环比进出口值增长10.4%,表明我国外贸形势维持3月份好转迹象,显示出企稳态势。 此外,近两个月,我国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由降转升,一般贸易出口好于总体,加工贸易进出口跌势趋缓。我国对欧美日的贸易也有所改善,降幅低于总体降幅,且3、4月份降幅呈现持续收窄态势,仅4月份,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双边贸易总值环比分别增长8.1%、9.9%和10.3%。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除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稳定外部需求的困难外,国际贸易融资条件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等因素,也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外贸增长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