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预警 ”
——对我市一次气象防灾减灾行动的观察
作者:说。
预警及时无人死亡 “这场突发的冰雹、龙卷风灾害带来的损失十分惨重!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市气象台预警及时,我们尽最大努力落实了人员安全防范,没有人在这场天灾中死亡。”昨日,正在曾都区万福店农场抗灾自救生产一线的农场党委书记李经发对记者说。 时光回到一周前——6月6日16时35分,随州气象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小时内,我市北部有冰雹和雷雨大风,阵风7-8级。”这,是一个红色冰雹预警信号,在预警信号中属于最高级别! 就在气象台预警信息发布的第一时间,李经发等随北乡镇主要负责人接收到了这条预警短信。他不敢怠慢,立即联系农场其他班子成员和值班干部,要求把预警内容迅速通知到各村各单位,重点做好人员安全防范。仅仅1个小时之后,当地罕见的狂风冰雹如期而至! 红色预警这样发出 “6月6日成功发布的冰雹红色预警,是我市近年来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典型案例。”市气象台负责人秦又文说。6日下午3时许,他从气象雷达的回波上看到,河南省桐柏县上空出现了非常强的对流回波。经连续观测,发现强对流回波正在向西南方向(随州北部地区)转移,且有增强趋势。 秦又文介绍:“气象情况瞬息万变,我市地处鄂北岗地,历史上冰雹灾害很少发生,发布这样最高级别的冰雹预警信息对我们这些气象预报员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必须对人民负责,对科学负责。”他当即向市气象局领导汇报,启动了预警程序。 市委书记马清明、市长刘晓鸣,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和曾都区委书记谭志勇、区长杨增能等市、区领导高度重视预警信息,先后发出指令,一场以优先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应急防灾减灾行动立即在随北各乡镇展开…… 冲破“最后一公里”还需努力 这场局部突发性气象灾害,损失严重。据6月9日的统计,冰雹和龙卷风灾害波及万福店、唐县镇、吴山等14个镇(场),137个村30.2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26户32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6.2万亩,部分农村通信电力设施损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8530万元。 “这次抗击冰雹龙卷风行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市气象局局长叶贵勇说,“我们在灾后走访中发现,预警信息受阻‘最后一公里’,可能受灾害影响的群众不能及时获知预警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知识,部分群众对预警信息不够重视。” 如何冲破这 “最后一公里”呢?叶贵勇介绍,下一步,气象部门将在政府支持下,逐步建设直达集镇、村、自然湾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一支气象信息员队伍,加之现有的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报刊、电话自动答询等手段,努力使预警信息传递更加畅通、及时、有效。同时,加大气象知识普及力度,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从而更有效利用预警信息。 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上极端气象灾害正呈现越来越频繁的趋势。防御天灾,不能指望“天帮忙”,只能依靠“人努力”,气象防灾减灾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陈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