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马俑开始第三次发掘
首次发现两辆四马战车“亲密无间”
新华社6月13日电 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下午1时,考古人员开始对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相比几十年前的前两次发掘,本次发掘将有可能揭开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一号坑中到底有没有将军俑?原本彩绘的兵马俑会不会保存如初?这些都让人充满期待。 在考古发掘开始后,记者在考古工地现场看到,在原来已揭示出来的大部分火红色的棚木痕迹之外,木灰随处可见,一部分陶俑、陶马的残件,秦代之后的一个墓葬等都呈现在眼前。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据介绍,最早发现的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三个俑坑里最大的,目前仅仅发掘了三分之一。 著名考古专家、秦兵马俑博物馆前馆长袁仲一最早提出了“一号坑应为军阵”的观点。根据已往的考古发掘资料,估计一号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专家推测,这个坑的俑阵排列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矩形混编部队。 秦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曹玮说:“根据目前的最新发掘情况,最重要的是在一号坑内发现了两辆四马战车 ‘亲密无间’,这种情况在兵马俑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在现场告诉记者说:“从今天发掘的情况看,遗迹、遗物保存情况比预想的好,譬如彩绘漆木环和大面积彩绘等,给了我们很大信心。预计今后的发掘也会十分顺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考古队在1978年到1984年间,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陶俑1087件。其后,考古队1985年对一号坑展开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但是限于当时技术设备不完善等原因,发掘工作只进行了一年。6月13日,工作人员在一号坑进行发掘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