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何光中同志就“节能宣传周”活动答记者问
作者:问
今年6月14日至20日,是200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我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光中同志。 问:今年的节能宣传活动主题是什么?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今年节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保持随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坚持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不动摇,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节能宣传,使人们增强节能环保意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 问:为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定于今年6月14日至20日联合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请结合随州能源实际谈一下“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是一项全社会性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扎实推进。节约是缓解能源矛盾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我们经常提出要节约,一是因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二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现在能源紧张,让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我们随州市资源与环境压力更大,无煤、无电、无气,也无过境客水,能源和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我们不提倡节约不行。要建立节能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个随州”建设,保持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问:请结合我市“四个随州”建设需要,分析一下我市节能减排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是认识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没有把节能减排作为强制指标来考核。 二是淘汰落后产能进展不快。就我市而言,小水泥、小造纸、小砖瓦、小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低产能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的技术改造重产量的多,重技术含量的少,落后的工艺还在支撑着企业生产。如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中七八十年代的占60%,节能高效的技术设备仅占20%左右。 三是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比如说:我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只有5万吨/日,而每日要处理的污水有20多万吨,我市现有垃圾处理能力只有300吨/日,而我市每日产生垃圾500多吨。 四是监管不到位。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健全,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政策法规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对违反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行为处罚力度弱,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 问: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扎实推进节能工作? 答:一要建立健全节能责任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节能管理做到服务和监督并重,把节能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序列,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其次,各政府职能部门、各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要建立健全节能责任制,明确一位领导负责节能工作。把节能责任制纳入各工作岗位之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二要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高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四要倡导文明生活,提倡绿色消费。一是曝光那些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坚决关闭或淘汰技术落后、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或项目;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引导社会消费,采购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节能、绿色产品。三是全民动员,提倡健康、文明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引导全市人民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大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等节能产品,建立节能示范小区,形成更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五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监督监察机制,市发改委、经委、建委、环保局、技术监督局、统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监察中心等单位将密切配合,完善能源消耗监测和统计分析公报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为建设“两型”化社会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