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是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 清代之前曾全国放假
新华社6月20日电 21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 据介绍,清代之前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家人团聚畅饮,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志》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荆楚岁时记》记述,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人们用菊叶烧成灰预防病虫害。 专家介绍,周代起,夏至日已有了祭神仪式,清代仍被视作“国之大典”。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还将新麦做成饼、馍等尝新。时至今日,我国民间百姓在这一天还有吃面条、馄饨、粽子等食俗。在一些地方,吃过面条和馄饨后,还要为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更健康。有的地方要食凉粉、凉皮,有些地区要喝凉茶,吃荔枝、吃茶叶蛋,一些地方还有夏至日食狗肉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