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店镇先觉庙村栖息的白鹭在空中翱翔。 (本报记者 赵建新摄)
本报讯 记者赵建新、金鸣、宋俊超报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杜甫描述的这一美景,如今在广水市余店镇变成了现实。
6月18日,记者一走进余店镇马鞍村,只见空中飞着一群群白鹭。它们时而钻到河沟钓着小鱼虾,时而飞到肥美的水草寻食。南面的一座青山树梢上落着成群的白鹭,它们不怕过往行人,有的在繁茂的林间翩翩起舞,有的站在树梢欣赏着田园风光。尤其是那忽远忽近的鸟鸣,就像音乐家奏出美妙的夏之曲。
20年前,余店24万亩山场树少荒凉。当地村民说:“常年很少见到白鹭。”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封山育林,昔日的荒山发生了变化,全镇绿化面积目前已达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占该镇国土面积的58%。
随着树木逐渐成林,白鹭也一年比一年增多。每年清明节前,南来的白鹭便飞到这里安营扎寨。尤其是先觉庙、马鞍、林寨、白雀、九岭山五个村栖息的白鹭最多,村民说“这里成了鸟的天堂”。
村幽鹭鸣。在先觉庙村,记者见到村庄被绿荫环抱。虽临近黄昏,一群群觅食而归的白鹭仍在村庄上空盘旋;那些早归的白鹭还在茂密的大树上“叽叽喳喳”叫过不停,有的还伸出修长的脖子眺望着远方。看到眼前这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令人心醉。
村民们说,这些年,村里大搞植树绿化,山上、湾里树多了,空气也好了,加上附近还有一座大型水库,又没有河水污染,很适合白鹭在这里生活,每年都有近万只白鹭在这里栖息繁衍。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自友告诉记者:“这些吉祥、漂亮的白鹭能在这里聚集,是我们村民的福分。”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余店还有些农民不大清楚白鹭是国家二级野生动物,但都把外观美丽的白鹭当作朋友,当作吉祥的象征,处处善待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据镇委副书记魏平才介绍,这些年,村民与白鹭和谐相处,精心呵护。发现有人猎杀白鹭,村民就会挺身而出去报警;发现有人出50元一只收购白鹭,村民们不为金钱所动,拒绝收购;发现小白鹭受伤掉在地上,村里人就会救治或把它放回巢。
如今在余店镇,植树护鹭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自觉行动。马鞍村村民黄国亮告诉记者,植树绿化,是保护生态和自己;与鹭相伴,享受的是安宁与和谐。村里鸟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