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无声世界”的情感
——曾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感恩教育侧记
作者:常跃耀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曾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里就有一批这样幸福的人。
    这所学校,有100多个孩子,他们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在无声的世界里幸福地生活着……
  “爸爸,我好爱好爱您!”
    感恩教育,让特校的聋哑学生切身感受到政府、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爱,这爱通过主题班会、绘画书法、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表现出来。家住曾都区府河镇姜家庙村的黄青云,今年13岁,她用手语说:“我母亲跟我和弟弟一样,也是聋哑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爸爸身上,可为了我们姐弟二人识点字,父亲将我和弟弟都送到特校来读书。我们每一点进步,爸爸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一次双休日,下着倾盆大雨。黄青云和弟弟站在教室里,心里祈祷着:“爸爸,你不要来,这个双休日我们不回家了,在学校里也很快乐!”突然,弟弟一拍她的肩膀,她仔细一看,立刻惊呆了,爸爸像落汤鸡一样,直向教学楼冲来。黄青云的双眼模糊了,心里说道:“爸爸,我好爱好爱您!”
    广水来的特校生
    区特校远近闻名,慕名来就读的学生多。家住广水余店镇的马伟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打架、性格孤僻等原因,2006年5月马伟转到区特校试读,班主任杨老师知道后,与之交心谈心,并指定班长熊龙帮助他。慢慢地,马伟融进班集体,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2008年,马伟的爸爸妈妈和哥哥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只有奶奶一个人。开学三个星期了,马伟还没有要回家的打算,杨老师发现这个反常的现象,从侧面了解到他家情况。“他现在就像一个孤儿一样,感情上需要抚慰,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帮助他!”想到就做到,星期六,杨老师不经意地 “碰”到马伟,把他带到家里,看他最喜欢的篮球赛,“顺便”吃饭;星期日,杨老师又带马伟理发……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严要求,马伟进步很快,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为学生会生活部长。他在日记中写道:“珍惜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每分每秒,不要因为自己的鲁莽和任性给对方造成伤害。”
    感恩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在区特校饭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一名学生都认真吃完饭碗里的每一颗饭粒。只要谁把饭粒掉在饭桌上,旁边的同学就会对那位同学摇摇手,告诫他要爱惜粮食。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回答说:“爸爸很辛苦!妈妈不容易!”
    星期五,学生大多回家。晚餐过后,父母边看电视边聊天,孩子们端来了热乎乎的洗脚水,打着手势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特校校长常国明动情地说,感恩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只有彼此都献出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光彩。
  
    本报记者 常跃耀 通讯员 李开兵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声世界”的情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