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批发进京城
今年35岁的潘成新,广水市关庙镇人。走过15年创业路,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搏出了人生之路的精彩! 1991年,刚满18岁的潘成新背起行囊,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打工。打工期间,其中辛酸自不待言,但他立志发奋,总有一天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1994年,在超市打工期间,他发现这里的猪肉排骨很是走俏。在家人的支持与帮助下,他拿出了所有积蓄4万元钱,摆起了一个排骨摊,尝试创业。他起早贪黑地跑采购、找销路,一门心思用在生意上,但是,和众多初次创业者一样,由于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和管理经验,潘成新苦心经营两年的排骨摊,最后倒闭了。后来他又尝试过其他的创业路,也不理想。一直处在艰难摸索中的潘成新格外苦闷。 1997年3月,潘成新从网上了解到,京城的水果批发市场前景看好。经过对市场的分析与调查,他尝试开起了水果批发店。 水果批发是个很辛苦的行业。每天凌晨3点半去购货,白天忙活着在店里出售。这些全部都是潘成新自己把关。为了保证采购的水果色香味俱佳,即便是最冷的三九天,潘成新也自己开车去采购,以有效保证水果的质量。家住京城,买水果则在远郊区房山和怀柔,每天在三地间奔走,虽然疲累,潘成新却乐在其中。付出就有回报。如今,前来购买水果的70%以上都是回头客,图的就是他这里的水果新鲜。 经过一年的发展,水果店的生意蒸蒸日上,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潘成新觉得,这次,自己的创业项目选对了。于是,他开始盘算着再开一家水果店。1998年9月,他的第二家水果连锁店正式开张。之后一发而不可收,1999年至2008年,短短十年间,他的水果批发连锁店已经发展到15家。 创业的日子是辛苦的。潘成新说,既然创业,就不能怕辛苦!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潘成新还说,要感谢政府提供的好政策。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到他有创业的想法,向他介绍了创业优惠政策,鼓励他创业。第一年水果批发店全部免税,以后每年免5000元税款,这对刚起步的他是有力的支持。创业后,劳动保障服务管理所工作人员又多次到他的水果店,了解经营状况,解决他的实际困难。 由于一些珍稀名贵水果要从外地批量进货,占用资金大,2004年11月,潘成新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水果店面临危机。劳动保障服务所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向他介绍了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并帮他申请到了50万元的担保贷款。潘成新说,这笔贷款救了他的急,让他的水果店又“活”了起来。 通过创业,潘成新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在北京如此,在曾都、广水,也是如此。现在的他,在北京拥有15家水果批发超市、12家蛋糕房,在曾都、广水等地拥有8家蛋糕房和30亩土地的房地产开发权。目前,在他水果超市里的服务员、杂工共300多人,大部分都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下一步,他要继续扩大连锁店,把事业做得更大,也帮更多人就业。 潘成新说,失业、无业并不可怕,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岔路口,就看你怎么往前走。他相信,有政府支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邓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