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缸葬”僧人引起宗教文物部门关注
推测是“文家庙”和尚疑为木乃伊
作者:杨闻名、
本报讯 记者杨闻名、通讯员余安波报道:6月28日,随州日报·鄂北都市刊登 《曾都南郊凉亭惊现僧人“缸葬”》消息后,引起有关方面关注。7月1日,市、区宗教局及文物部门有关人员到凉亭村了解情况、协调问题。 据了解,离僧人 “缸葬”地点不远的山坡上,历史上曾有一个寺庙,叫“文家庙”,属家庙、小庙,在文革期间被毁弃。文物专家推测,缸内僧人极有可能是“文家庙”圆寂的僧人。 根据村民对所见僧人遗体的描述,宗教部门认为缸内僧人应是得道者,因为我国佛教僧人历来有“缸葬”的习俗,得道者缸葬后多年肉身不腐。缸葬的这一僧人肉体能保持不腐,应是生前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市博物馆长黄建勋认为,僧人遗体很像木乃伊,建议找医药部门进行准确鉴定和保护。 目前,市、区宗教部门,一方面要求有关单位迅速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另一方面正在进行协调和多方咨询,积极寻求加强保护和妥善保管的处置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