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懂得婚姻的真谛,她却永远地去了
■讲述人:凌石 ■年龄:50岁 ■职业:教师 ■采访人:本报记者许静 ■采访地点:本报接待室 阅读提示: ●有一次她病了几天,我却一点都不知道。学校给每个老师分了一块菜地,她那块地的菜都干得快死了,可我没注意。 ●如此一来,她认为我忘恩负义,嫌弃她;而我觉得她不讲理。吵来吵去,吵得我根本不想回家。 ●我们都相信,能这样一直恩爱走下去,可是命运太残酷了,就在我们刚刚懂得幸福婚姻的真谛时,她却得了重症。 (凌石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我和我妻子生活的经历,感到很对不起她。可是,我现在已经无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了,我只希望她在天堂能幸福快乐!) 经人介绍,我和她定了亲 我成长在一个特殊年代,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1975年高中毕业,基本都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段里。所以,我在学校里也没学到多少文化,糊里糊涂就混到毕业。 高中毕业后,我回家当了农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根本不是做活的料,经常被父亲责骂。那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叶孤舟,飘荡在生活的大海上。1977年下半年,好消息传来了,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我从中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虽然有些渺茫,但是给了我奋斗的方向。 我重新拿起了几年没有拿的书本,凭着以前学习的有限知识,费力地自学起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第一次高考,我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父亲的苛责更多了,村里的闲言闲语也多起来了。我的心里很难受,但是我明白,不能就这样放弃,否则我会继续过这种遭人诟病的生活,我必须改变自己的命运,过新生活。 就在我继续准备高考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的父母都答应了。介绍人说,那姑娘是个民办教师。过了一天,我见了那姑娘,不过没见正面,只远远地看到她的背影,瘦高的个子,穿一双在当时很显眼的牛皮鞋,看起来还不错。我想到自己还是农民一个,而她有正式工作,条件比我优越,我心里很愿意。而事实上,她有些不大情愿,不过介绍人的面子较大,她家人也说我比较可靠,最主要的是她比我大两岁,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那姑娘就答应了。我们便定下了这门亲事。 接触较少,我不懂她的心 我们算是正式交对象了,可是我一门心思扑在高考上,没有时间去搭理她,而她的性格也很内向。所以,一年到头,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接触。1978年10月,我们村学校缺一名初三数学教师,村里通过考试,公开选拔,我侥幸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我和她也成了同事了。 即使是同事,我们都没有多少接触,更不用说谈情说爱了。老师们都知道我们定了亲,觉得我们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有一次,几位女老师怂恿她到我的寝室来,她和她们来了,但是谈笑的主角还是那几位女教师。我到现在还记得她们谈话的一些内容,说的是哪个女人不规矩,后来遭人抛弃的。结果她说,谁要是敢对她动手动脚,就会当即给上一巴掌。当时我以为她是借此来警告我的,就更不敢和她接触了。和她结婚后,我跟她提起这件事,她说:“你当然是唯一的例外,你是我什么人?那时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不会做不规距的事。”可见,我是很不懂她的心。 还有一次她病了几天,我却一点都不知道。学校给每个老师分了一块菜地,她那块地的菜都干得快死了,可我没注意。校长发我的脾气了,说你平时不管她也就罢了,她病了,你怎能眼睁睁看着她的菜干死!我才觉得自己太不像话。几天后我跟她赔礼道歉,她只是淡淡地说:“这没什么,我知道你很忙。”如果我够细心,肯定能发现她的心里其实在流泪。 家庭矛盾,导致差点离婚 1980年,她从民师队伍被裁减了。为了安慰她,我到她家帮她干农活,陪她拉家常。我们的感情急剧升温,可以说这是我们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1982年,我们结婚了。次年,我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考上了广水师范,要去读书了,也意味着我端定了教书的“铁饭碗”。她很高兴,临走我担心她和父母的关系搞不好,所以千叮咛万嘱咐,要她注意和我父母搞好关系。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果然家庭矛盾出现了。那时,我的大女儿出生了,可我不在家,许多琐事要干。如此一来,她和我父母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其实,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传统道德意识很浓,觉得她做得不对,我完全站在父母的一边。如此一来,她认为我忘恩负义,嫌弃她;而我觉得她不讲理。吵来吵去,吵得我根本不想回家。夫妻间的关系变得极差。 我求学归来的时候,已经有离婚的心了,可是当我回到家里,看到大女儿像小鸟一样张开双翅叫着“爸爸爸爸”,飞奔到我的跟前,跟我撒娇,要我抱时,我要离婚的心又没了。我又下定决心,为了孩子,此生此世,千难万难,决不离婚。可我没对她讲,她还是说着伤害我的赌气话,我也不想辩解。 从那以后,我们夫妻关系时好时坏,一直持续到我的第三个女儿出世。那时我母亲正生病,她坐月子时的生活完全由我照顾,还照顾女儿。她对我的表现很满意,我们的感情才变好。 只顾工作,没有顾及到她 1992年,她来到我们学校做起替学生炒菜的小生意,而我正在参加本科函授学习。我总想在工作上比别人强一些,全力扑在学习上、工作上,对她的事很少过问。我以为她轻松,实际上她很忙。因为觉得我对她不关心,她常生气,甚至对我猜三疑四。我自以为行得正,站得稳,总认为她在无理取闹,闹不了几天也就会好的,根本没想要好好与她沟通,导致她心理负担重。 2000年,我的母亲去世,一向对母亲毫不关心的父亲却痛不欲生。我不想像父亲一样,在无可挽回的时候后悔,我要立即行动。我把想法告诉了妻子,她表示赞同,从此我们的婚姻才进入一个黄金阶段。我们都相信,能这样一直恩爱走下去,可是命运太残酷了,就在我们刚刚懂得幸福婚姻的真谛时,她却得了重症。住院期间,我尽力照顾她,对她说,如果她能再活十年二十年,我会一直体贴照顾她。她笑着,却又流着泪,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她求我不要再婚,我答应了,因为我知道她疼爱孩子,怕孩子受委屈。如今她已去了,我也会实践我的诺言,照顾好我们的孩子,给她们一个家的温暖,让她走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