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经历丧母丧父之后,张何考上了随州一中。正当他感到迷茫和生活无助的时候,同学喻炜的母亲邹尉云走进了他的生活,心甘情愿给他当“妈”!
13年来,邹尉云先后给4名失去亲人的孩子当“妈”。在她的帮助下,如今这些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并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她的事迹也被四乡八邻广为传颂。
“就当我多了个儿子吧”
1996年秋天,家住随州城区的邹尉云,到随州一中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时,看到了儿子的同桌——张何。那孩子的衣服皱巴巴的,裤子上还有补丁。后来,邹尉云了解到,张何是随州一中的正取生,父母已经去世,学费也是出嫁多年的姐姐帮忙借的,今后还不知能否念完书。
在与张何的交谈中,邹尉云看到了孩子渴望关爱的眼神,骨子里的母性一下迸发了,她关切地对张何说:“你就把我当成自己的妈吧,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张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幸运,天上掉下一个妈。他压住内心的惊喜与感动,嗫嚅着说:“姨,那样不好吧。”“没什么不好,就这样定了。”邹尉云坚定地说。
从那以后,邹尉云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每次学校放假,张何都会回到“家”中;每次带菜,邹尉云总是准备双份的;冬天怕张何冻病了,邹尉云便把儿子的新棉衣给他穿上……
命运也许爱捉弄人。1998年,45岁的邹尉云下岗了,家庭的日子开始吃紧,但无论怎样,她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们吃得好一点。期间也有好心人诚恳地劝她“图个啥”?邹尉云说:“就当我多了一个儿子吧。”
慈母声声教“子”忙
时间一晃到了高考,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一向成绩优秀的张何竟名落孙山。
没考上大学,张何很是懊恼,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邹尉云心里明白,张何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安慰与开导。
找到还在难过的张何后,邹尉云说:“孩子,这大学咱上不了,但我们还有其他的路呀!下半年征兵工作就要开始了,你还可以去参军,去考军校呀!”
“参军,考军校。”张何重树目标。他在心里暗下决定,等混出个人样时,一定跪在邹尉云面前,甜甜地叫声妈。
1999年12月,张何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军人。新兵起征那天,所有新兵在火车站广场集合。张何在人群中搜寻“妈妈”的身影,想跟她道个别。他哪里知道,这时的邹尉云也在四处找寻着他。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离新兵启程就剩5分钟了,焦急万分的邹尉云,无奈之下大声呼喊起张何的名字。张何听到熟悉的喊声,从队伍里一下子站了起来,邹尉云冲上去抱着张何,流着眼泪叮嘱他“好好干”。
20多天后,邹尉云收到了张何的一封信,张何信中写道:“姨,我已经到了部队,这里生活很好。那天您到车站送我,并塞给我200元钱。当时,我真想叫一声妈妈,但我自己还不称职,还不配做您的儿子。您放心,我在部队会好好干的。”
这时的邹尉云正经营着一家窗帘店,每天忙到晚上10点才回家。为了给张何写信,她通常深夜回信鼓励张何:“你考上军校就是对我最大的孝敬和安慰。”有时候,邹尉云会寄包裹给张何,里面是饼干、奶粉等营养品,这让张何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又一年战友退伍时间到了,互留家庭地址时,这可让已经当上班长的张何不知如何是好,自家连房子都没有,更别说收信了。邹尉云得知消息后,马上回信说:“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今后你留家庭地址就留我这里。”
事业有成传捷报
2001年9月,邹尉云收到张何的信。拆开信后,映入眼帘的是“妈”字,她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张何在信中写道:“妈,当你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部队,前往武汉读军校了。这些年来,您把我这个没妈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对我言语的教导,生活的关心,尤如严父慈母,真的让我很感动。现在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昨天我接到正式通知,我已经被军校录取了。”
信中他还说:“我知道,这些年您一直都没有嫌弃我,现在我考上军校了,可以叫你们一声妈了,可以永远跟着你们了。今年过年我回家探亲,您要多注意身体,不要累着,想我的时候,就看我的照片。你们永远的儿子——张何。”
读着张何的信,邹尉云感到无比的幸福。她希望自己另两个”孩子“也能以张何为榜样,混出人样来。
就在2001年夏天,以前单位的一个同事去世,邹尉云去帮忙,同事的女儿杨媛媛,已经哭成泪人:“妈妈去世了,今后我们怎么办?”
邹尉云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还有我。以后你就是我的姑娘,你的一切都由我来安排。”杨媛媛的哥哥杨立在广西部队里,为了让其安心服役,她决定隐瞒其母去世的消息。从此,给杨立写信便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杨媛媛被从乡下接到城里,如今也成家了。
2003年,考上军校的杨立回家探亲时,才得知了母亲病故的真相,他一下子跪在邹尉云面前:“虽然我亲妈不在了,但上天又赐给我一个好妈妈。”
刘闯在天津服役,是她最近几年才认的“儿子”,如今也如愿考上军校。
2007年冬天,张何要举行婚礼,按照随州当地风俗,应在酒店举行举行隆重的婚礼,但张何不同意铺张浪费。邹尉云便把几个儿子姑娘都邀在一起,在家为张何举行最特别的婚礼。电脑中放着 《婚礼进行曲》,大家边拍巴掌边唱着祝福的歌曲,张何夫妇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邻居们都知道,为了孩子,邹尉云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每逢过年时,别家买一件衣服,而邹家则要给孩子买5件衣服。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年母亲节,孩子们都陆续打来电话,祝福母亲,让她感到很是欣慰。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慈祥的,母爱为无助的孩子指明了方向。每每翻看着孩子们的信件,邹尉云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谢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