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 飞 梦 想
——记广水市回乡大学生的创业之路
作者:宋俊超
“现在就业竞争激烈,回乡后,感到家乡就业创业的机会很多,更能让我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家乡。”7月5日,在西安理工大学读大三的广水太平乡籍学子祝铭成到双剑风机、中意风机等企业“考察”后,决定毕业后回乡实现自己的梦想。 近年来,广水已有多名大学生回到家乡放飞梦想,闯下了一片新天地。 茶场老板——陈雷 “近来雨水多,这20多箱外运的茶叶要注意防潮。”7月5日,在广水市武胜关杨林沟茶场,28岁的回乡大学毕业生、广水市杨林沟茶场场长陈雷这样告诉仓库管理人员。 2005年,陈雷大学毕业后,正为就业感到苦恼。这时,他得知武胜关镇公开拍卖杨林沟茶场经营权。他说服家人,贷款买断杨林沟茶场50年经营权,还先后承包和发展了穆桂寨村、孝子店等7个茶场。 为改变茶场面貌,陈雷与家人一起日夜扎在山上,开挖新茶园,改造老茶园,让杨林沟茶场重新焕发了生机。 科技决定质量,品牌决定销路。陈雷将茶园肥料改为饼肥,使茶质明显提高。他还投资32万元购买制茶机20台套,解决了工人制茶效率低、品相差的问题。他高薪聘请茶叶专家、教授对茶树进行改良,实行科学种植,开发出 “寿眉龙芽”、“毛尖王”、“龙井茶”等三个品牌。2008年,杨林沟茶场总产值达到700多万元,创利税100多万元,就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50多人。 硕士“猪倌”——李晓春 “现在猪肉行情不大好,有许多喂养户把母猪杀了,我们的养殖场却在育养小母猪,等下一轮猪肉市场复苏时,就抢上了趟。”7月2日,广水市郝店镇新光社区的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里,副总经理、硕士“猪倌”李晓春胸有成竹的说。 李晓春是广水市太平乡人,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杭州、武汉开办了多家公司。其间,他还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知识的更新,使他的脉搏与时代合上了拍,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李晓春敏锐地意识到,农业蕴含着极大发展机遇。2007年,他回到家乡投资养猪项目。他找到全国人大代表、俊华养猪场场长黄俊说:“现在政策好,要抓住机遇,改变小作坊式生产,建一座年出栏2万头的生态型现代化养猪场。”他的想法得到黄俊的认同。不久,一座现代化的养猪场竣工了。谁知,不巧正遇上生猪市场低迷,他与黄俊一商量,利用循环养殖周期,抓紧生产母猪,等猪肉走俏时,自繁的仔猪就能大量上市了,养殖场效益也就起来了。 风机“大腕”——熊俊杰 在广水,谁也没想到,一个教书先生,仅在风机行业干了几年,去年,他的公司竟然把广水“老字号”风机厂湖北省风机厂兼并了,并且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800万元。 熊俊杰大学毕业后,曾当过教师,后又在广水市催化剂厂谋职,几年后,他有了自己的一份产业——广水市山鹤催化剂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与孝感一家企业重组。2007年5月又与重庆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企业资产达到1.5亿元。 为降低催化剂行业的经营风险,2004年,熊俊杰将目光投向风机制造产业。当年8月,公司接管了湖北湖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过不懈努力,奄奄一息的湖风公司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当年销售收入达6000多万元。 熊俊杰的梦想是做百亿元企业。尝到甜头的熊俊杰没有止步,去年再次出手兼并了“老字号”湖北省风机厂。如今,站在新的平台上,熊俊杰正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本报记者 宋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