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少农药施用 提高生物效率
科学预防段木木耳病虫害
作者:采阳、
本报讯 记者采阳、通讯员景闻报道:夏天也是食用菌病虫害多发的季节。如何种出绿色的木耳,减少农药防治,提高生物效率,这是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行业管理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该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考验。为此,笔者经咨询权威食用菌专家,就当前段木木耳的病虫害的预防方法,提出从源头抓起的相应措施,科学预防段木木耳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来,我市一些地方的木耳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减产趋势。据有关人员走访省内外100多家木耳种植户,并结合当前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实验,认为使用农药过量而抑制菌丝正常生长是其减产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好氧性较强的食用菌,在生长的代谢过程中,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黑木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在吸收外界氧气的同时,如果使用农药和杀菌剂类过量就会被黑木耳菌丝吸收,菌丝因此中毒,甚至死亡,造成减产或者绝收的损失。 危害木耳的主要病害有:黑疔,是一种环纹团;牛皮箍,有黑白两种,黑的呈栗壳色,白的呈笋片色;红孔菌,亦称朱红栓菌;韧革菌,俗名金边蛾等等。如果在种植环境好和菌丝养菌良好的情况下,这些病害是很少见的。出现这些病害一般多在第二年出现。 其污染杂菌原因:一是生长环境不良,既上风头有老耳场;二是点种过程中漏点种穴和点种不满,又遇连阴雨天菌种被水浸死;三是在养菌的过程中有死穴而感染这些杂菌。预防措施:一是要勤翻杆,根据耳杆菌丝生长所需的水份进行补水或晒杆;二是在种植前要严格地对耳场进行消毒,彻底清除污染源;三是对污染的耳杆要及时分开管理,既把污染的耳杆放在下风方向隔离;四是定期对耳杆进行轻微的喷雾杀菌。粘菌的危害主要是在耳片伸展期,污染来源主要是空气中的粘菌孢子传播在水份过大的耳片上,初期菌丝似树根状,黄色粘糊造成耳片交叉感染流耳,防治方法是,用生石灰粉洒在患处。 危害木耳的主要虫害:一是食丝谷蛾幼虫,它以蛀食木耳菌丝造成死穴,危害的部位有大量的粪便及丝带形成一条蛀食的通道;二是黑光伪步甲,它以蛀食菌丝和耳片,受害处产生大量的黑褐色的丝状粪便。危害后的患处且容易感染杂菌。以上两种害虫每年产卵两次,食丝谷蛾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和8月的中旬至9月上旬;黑光伪步甲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防治方法:一是利用灯光在它产卵的时候进行诱杀;二是选出受害的耳杆浸水捕杀;三是进行杀卵或在幼虫出卵时进行药物喷雾杀灭。 近几年来,由于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耳农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造成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影响种植整个环境。致使耳农用药量逐年加大,对木耳菌丝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再就是一些商家误导耳农使用剂量及使用方法,并销售明令禁止在食用菌上使用的高残农药,和使用假冒伪劣的农药及消毒剂,造成木耳菌丝大面积中毒和防治不彻底而产生病虫害的泛滥,影响木耳菌丝正常生长和正常出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使木耳大面积减产。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决举报奸商的行为,维护广大耳农的利益;在使用农药时,应慎重考虑使用高效低毒和选择好防治的最佳时期,搞好以防为主,科学用药为辅,把农药的防治作为第二措施,应以灯光诱杀的生态防治方法为主,提高菌丝的成活率,以降低农残和成本投入,提高产量,增强消费安全,以保证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