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市林业局专题调查显示
社会资本成为我市林业投资主体
  本报讯 通讯员胡守挚、谢恩忠、记者陈晓林报道:近七年来,社会资本投资我市林业建设资金20.42亿元,是同时期国家投资2.87亿元的7倍多。社会资本已成为林业发展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增长点。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林业局一项专题调查中获悉的。
    据了解,全市投资林业的社会投资建主体已达2418个。2008年以来,社会投资10.39亿元,其构成是木材加工及林副产品加工投入6亿元、森林旅游景点建设4亿元、基地建设3870万元。
    调查中发现,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房地产商、汽车经销商、矿产开发老板向林业转向,且投资领域多元化。一是投资基地建设。目前,全市社会资金建各类基地45万亩,其中2008年以来建设基地8万余亩。如以前搞工程承包施工的葛学军购山场经营1万余亩,成立随州市联创核桃种植有限公司,3年已投资近千万元,进行优质核桃苗圃和基地建设,并在市林业局的支持下,成立了随州市核桃研究中心。在他的带动下,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老板董浩购山场经营权0.5万亩,进行山场开发,种植优质核桃。广水市武胜关镇王文等几个石材老板联合投资,购买了孝子店村山场1.8万亩经营权30年,杉树、板栗、竹子等基地。二是投资林木加工和林副产品生产经营加工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达195家、食用菌经营加工企业达56家、其他林副产品加工达5家,总投资达14.89亿元;其中2008年以来投资达10亿元。中盐银港、三友食品、神农生态等公司固定资产达5.2亿元。还有其他公司在森林旅游上投入巨资开发。如湖北玉龙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玉龙温泉景区,拟投资数亿元建洛阳古银杏景区;湖北希望实力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火山地质公园等。
    社会资本与林业资源的结合,促进了林业资源的规模化、市场化开发经营,赋予传统林业以崭新内涵,初步实现了林业企业的组织管理现代化、科技应用先进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如湖南岳阳造纸公司2006年通过林地流转取得了中华山0.8万亩山场50年的经营权,近2年来他们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采用了容器苗造林、应用保湿剂防旱等新技术新材料,收到了很好效果。
    调查发现,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突破了我市制约造林绿化的资金瓶颈;完善了产权机制,突破了林业发展中产权不清的制度瓶颈;创新经营机制,突破了造林绿化的技术瓶颈;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社会资本成为我市林业投资主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