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7月21日电 7月22日,我国境内能够观测到的日全食时间最长达到6分1秒。专家提醒,人们在欣赏此天象的同时,也应做好准备,应对日全食带来的黑暗、气温骤降和通讯干扰等不利影响。
据了解,7月22日上午的日全食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城市众多、涉及范围广,我国受日全食直接影响人数达3亿左右。而且,日全食时间长,又发生在上班早高峰时段,可能对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天文学博士曹晨说,在全食带里,日全食将直接带来6分钟左右的 “黑夜”。那段时间,周围环境会突然变暗,能见度大大降低。
曹晨说,届时,一片昏暗将直接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不便,尤其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和交通繁忙、人员密集的地段,如高速公路、隧道通道、轮渡、交通主干道及桥梁、中心城区等,影响会更大。有关部门应准备预案,比如安排警力疏导交通,实施交通管制,适时开启路灯或全城亮灯等。
黑暗影响可能较大的另外一些领域是医疗单位以及高空作业、建筑工地、高楼擦洗等行业。“黑夜”虽然短暂,但可能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如病人慌乱、操作失误等。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做好作业时遭遇“黑夜”的思想准备,并备足备用照明用具,高空作业人员最好离开现场。
同时,日全食发生时,人们往往有驻足观看的习惯,这也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甚至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关部门除了要引导人们前往预设的观测点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之外,还要在日全食时段内,加强监督,防止车辆、行人在机动车道上临时停留观看。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22日将发生的日全食因为具备三大特点而被称为 “大日食”。
五百春秋日轮变幻,观今夏独秀。王思潮介绍,第一大特点是最精彩的全食持续时间很长,这在中国境内是500年一遇。
六千里路月影纵横,论时空称雄。王思潮介绍,第二大特点是整条日全食带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
长江流域人潮涌动,开历史先河。王思潮表示,第三大特点是此次日全食发生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将能观赏到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