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稻孕穗期田间管理要点
我市中稻正值孕穗期,水稻孕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孕穗期田间管理,对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非常重要,当前中稻田管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好水。传统观念认为孕穗期要大水大肥,因此大部分农户晒田复水后,习惯灌深水,深水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十分不利,一是对根系呼吸和吸收营养不利,长期淹深水,减少土壤氧气供应,降低根系活力,不利于根系对肥料的吸收,阻碍新陈代谢,严重影响大穗形成。二是长期淹深水,易造成晒硬的土壤回软,造成后期水稻倒伏。三是深水灌溉有利于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滋生为害。因此孕穗期灌水要浅水勤灌,保证每次灌寸水,等田水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下一次水,这样保持田间湿润管理,既利于水稻生长,也可以减少病虫危害。 2、施好穗肥。孕穗期是水稻需肥最旺盛的一段时期,因此施好花肥、穗肥对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非常关键。我市中稻栽培习惯,由于怕后期倒伏,农民一般不敢施穗肥,只要把好晒田关,控制好群体结构,管好后期水份,穗肥可以大胆施用,对产量提升十分有利。穗肥可以分为促花肥、保花肥、粒肥三次施用,要视田间的苗情酌情施用。促花肥一般在晒田结束后第一次复水期,也即幼穗分化第一期施用,一般也就在7月上旬,可一次施入尿素4-6公斤,氯化钾5-7公斤。尿素的施用量要视晒田后稻苗的落黄程度,如果落黄严重,适当多施,如果叶色仍然很绿,田间密度很大,适当少施或不施。保花肥一般在幼穗分化第三、四期,也就是7月20日左右,根据苗情适当施用尿素3-4公斤。粒肥一般在孕穗后期即7月底施用,施尿素2-3公斤,根据苗情还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3、防治好病虫。孕穗期也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这一时段的病虫危害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比如二化螟一旦钻蛀,就会造成一株死孕穗或白穗,直接造成产量损失。因此孕穗期病虫害防治也尤其重要。孕期主要需防治的病虫害有二代二化螟、三代稻飞虱、三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后期综合症。病虫防治一定要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报,打准防治时期。7月下旬重点抓好二代二化螟和三代稻飞虱的防治,8月上旬重点抓好三代稻纵卷叶螟和后期综合症的防治。防治药剂一定要选择广谱高效低毒农药,以下推荐农药是湖北 星农化公司生产的高效杀虫杀菌剂产品,广大农户可以放心选用。 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药剂: 绿长城 (阿维·毒死蜱)亩用60-80毫升 猎纵(阿维·毒死蜱)亩用60-80毫升 稻虫速净(噻嗪·杀虫单)亩用40-60克 闪击螟(马·氰·辛)亩用60-80毫升 防治水稻后期综合症药剂: 40%多·酮可湿性粉剂 咨询热线:0722-3587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