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地方曲艺“散口夸”随州
青年李瑛制作《随州说唱》网络“蹿红”
本报讯 记者陈晓林报道:提起李瑛,你或许会说 “不熟悉”;但提起唱《随州说唱》的“老李”,你可能会心一笑。“老李”其实不老,是个“80后”的小青年。自2006年以来,这名随州小伙子自编自唱,将古老的随州曲艺艺术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据记者昨日用“谷歌”引擎搜索,找到相关网页8000余篇,跟帖不计其数。 李瑛是随州城区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曾在市花鼓剧团工作多年,是多届随州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编导。2006年5月,他响应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号召,辞去了剧团工作,在随城小十字街自办舞音艺术中心,当起了“老板”兼“老师”,专门培养舞蹈人才普及舞蹈艺术。 2006年,李瑛在朋友们“怂恿”下,用家里刚买的电脑,下载了一个音乐制作软件,以随州方言自编自唱制作了 《随州说唱》并上传到互联网上。“本来只是朋友间自娱自乐的好玩举动,没想到一下子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在现实中也造成了那么大的影响。”李瑛回忆,当时许多朋友告诉他,《随州说唱》已经在随州青年人中蔓延开来,成了流行歌曲,许多人甚至将其制作成手机铃声。 李瑛说,自己生于随州长于随州,对于沉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随州方言和地方曲艺充满热爱。2007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以随州慢板为背景音乐,制作了《随州说唱》第二波(散口夸随州)。这首歌曲赞美了随州近年来巨大的发展变化,以“走在外面自豪的说,我们是随州人!”等歌词唱出了随州人的自信和豪情,同时也贬斥了一些丑恶社会现象,受到了广泛好评。一位网友在博客里这样写道:“作为土生土长的随州人,我们一直把随州话叫土话,认为是上不了台面的。然而,当我们听到老李的说唱之后,我们的观念发生很大的转变——原来随州话还可以这样唱啊!”随州梦工厂影视制作中心还专门为这首说唱制作了MTV,进一步放大了其影响。 去年汶川大地震后,李瑛在第一时间创作了《随州说唱》第三波(随州在行动),歌中唱到“埋在废墟的人们,期待我们的关爱;现在就让我们随州人,一起行动起来;女的少烫一个头,男的少抽‘黄鹤楼’;帮助灾区的娃子,捐出你们的票子,我写个说唱感谢你们……”网友评论,这首说唱让人惊喜地看到了随州人身上 “某种气质”。 前不久,《随州说唱》第四波、第五波也相继推出。针对部分网友对《说唱》中一些“青少年不宜”内容的批评,李瑛虚心接受。他说,正筹划编写《随州说唱》第六波,争取用地道的健康的随州本土艺术奉献给广大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