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崇阳女流浪18年母子相聚
——曾都区城市社会福利院帮她找到了家
作者:徐军国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阅读提示
    昨日,湖北崇阳县天城镇渣桥村村头,李晚香与大儿子肖崇刚一家合影,露出幸福的笑容。拉着怀有身孕的大儿媳的手,李晚香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51岁的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做了婆婆。
    就在几天前的8月5日,她与大儿子肖崇刚在随州市曾都区城市社会福利院见面,结束了18年的流浪生涯。
    母子相聚泪流千行
    8月5日清晨6时许,一辆汽车在晨曦中出发,从咸宁市崇阳县驶往随州。31岁的肖崇刚坐在车上,无法让激动的心平静下来。母亲尚在人间的消息让他觉得难以置信,因为在多年以前,他和弟弟就暗自认定,母亲李晚香可能已不在人世。
    当汽车驶进随州市曾都区城市社会福利院大门,肖崇刚和开车的堂哥肖雄文走下车来,福利院工作人员周敦荣和两位院领导迎上来,对肖崇刚说:“你终于到了,你妈妈昨晚高兴得一宿没睡!”
    在院子一角的花坛边,一名头发花白,穿着军绿色上衣、绿色拖鞋的妇女正在洗衣服,她正是肖崇刚的母亲李晚香。
    当日一大早,李晚香就开始洗衣服,她已经把这两件衣服足足洗了3遍,“她太激动了,从昨天到现在,情绪一直不平静”。福利院工作人员介绍说。
    “妈,我来接您回家!”肖崇刚冲上去抱着李晚香,他泪如泉涌。李晚香拉着儿子的手,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语。这一刻,是8月5日上午10时40分。从1991年那个永生难忘的夏天后,这是这对母子18年来第一次感受到对方的温暖。
  只言片语寻找线索
    今年1月24日,曾都区城市社会福利院已经放假。那天,工作人员周敦荣正在值班,民政部门打来电话,说要送过来一个流浪妇女,她神智不清,不知道家在何处。
    周敦荣在福利院门口看到,李晚香整洁干净,人很消瘦,提着一个放换洗衣服的包,犹豫着不肯进门。为了防止意外,周敦荣给她安排了单独的房间,并重点看护。
    初进福利院的一段时间,李晚香总嚷着 “要回家”,但工作人员听不懂她的方言。不过,李晚香迫切要求回家的心情打动了周敦荣,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李晚香找到家。
    周敦荣开始有意和李晚香接触、聊天。时间长了,周敦荣听李晚香似乎是说自己家住“湖北ren阳县”,她误以为李晚香说的是郧阳地区,于是她电话联系郧县、郧西县和十堰市警方,请对方用方言和李晚香交谈,但李晚香根本听不懂十堰方言。
    随后的交流中,周敦荣听李晚香说,她家每年种两季稻,她的方言把“吃饭”说成“qia饭”,称“辣椒”为“荆椒”。这些地理和语言特点能否提供线索呢?
    5月的一天,周敦荣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咸宁市崇阳县的新闻,李晚香的话与崇阳方言很像。周敦荣打电话给崇阳警方查李晚香的身份,由于当时福利院对李晚香的名字的写法并不确定,这次调查没得到结果。
    7月28日,周敦荣再次拨通崇阳警方的电话,值班民警答应与李晚香用方言通话。当日下午6时许,崇阳警方告诉周敦荣,李晚香是崇阳县天城镇渣桥村人,丈夫已经去世,两个儿子已长大成人,大儿子今年农历四月刚成家。
    这一消息,让福利院一下子沸腾起来。
    经过进一步联系确认,李晚香的大儿子肖崇刚决定8月5日到随州接母亲回家。
  看戏迷路流浪18年
    今年51岁的李晚香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服药后与常人无异。如果没有服药,或者受到外界刺激,她的间歇性精神病就会发作,表现出烦躁不安。
    当初,李晚香是如何走失的?18年来,她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流浪经历?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李晚香泪如泉涌。这些年里,天桥上、桥墩下,成了她的住所,路边的垃圾桶,成了她寻找食物的地方。她的回忆很零碎,已经无法让我们还原她18年流浪经历的全貌,但从这些记忆碎片中,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她流浪过程中的部分辛酸经历。
    回想起当初离家的一幕,李晚香说自己那时简直是“梅了(疯了的意思)”。她回忆说,1991年7月的一天晚上,她在附近一个村庄看戏,后来戏散场了,观众都离开了,当时她也就跟着大家走。后来,一个妇女给了她一个馒头吃,吃完后感到头昏昏的。她只记得自己沿着路走了一会,后面开过来一辆小车,有人跟她打招呼,她便坐上了车。
    后来发生什么,她都不知道了。等到再次清醒时,又饥又渴的李晚香发现附近有个农家菜园,便想去拔菜吃。等菜刚拔起,有人发现了她,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但没有说什么。李晚香当时感觉有点丢人,扔下菜离开了。
    在后来的流浪中,一名叫王望体 (化名)的人收留了她。在王家的前两年,王望体待她不错,李晚香感觉比较幸福。但王望体是个没主见的人,当隔壁邻居欺负她时,他却从不出面为她评理。有一次在地里栽油菜,有人拿木棍把她打了,而王望体一句话也不说,她很伤心。甚至王望体的两个儿子在别人的撺掇下,对她也不好。有一次,她在平房顶上晾晒衣服,两个儿子竟追着打她。她被打怕了,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折磨。
    每当此时,她很迫切地想回自己的家。可是家在哪里?“18年来,我向许多人打听过回家的路,却没人能告诉我。”此后,她在河南信阳和随州的几个城镇流浪,她曾帮人种过木耳和蘑菇讨生活,进福利院的时候,她还随身带着一把剪蘑菇的剪刀。
  孤儿成长不忘寻母
    李晚香出走后,当时家里并没在意,因为她经常去亲戚家玩几天,事前并不打招呼。半个月后,依然不见她踪影,家人这才着急去寻找,几个月下来却毫无结果。
    次年,李晚香的丈夫肖天保因肺结核去世,留下两个孤儿,大儿子肖崇刚14岁,小儿子肖雄国12岁。为了帮两个孤儿渡过难关,亲戚朋友帮忙他们种地,并送去粮食。
    “我们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肖崇刚介绍说。没有大家的帮助,他们兄弟俩也活不到今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兄弟俩也经常到附近乡镇去寻找妈妈,有时候他们做梦也能梦见妈妈。
    “母亲来福利院之前,我相信她肯定也遇到了一些好心人,才安然无恙度过那段时间。”肖崇刚满怀感激地说:“我很感谢曾都区社会福利院收留了我的母亲,因为他们的善良举动,才使我们一家团圆,才使我们再也不用忍受离别之苦,不用在痛苦的思念中煎熬!我们会永远记住随州好心人的帮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母子相见泪涟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崇阳女流浪18年母子相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F 版:焦点特写】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