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准大学生暑期学习烹饪
每到放暑假、寒假的时候,家长就为孩子选择这样那样的培训班,不过不少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生活技能的“补课”。日前,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学生,虽在学业上很优秀,但是在生活方面却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而且很多家长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对此教育专家建议,生活技能的培训应该放在孩子教育的首位,家长们也该好好给孩子补补生活技能课。
学生:
绝大多数不会干家务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后,生活上的琐事都由父母负责料理,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认识五谷杂粮、不会做家务、不了解买东西的技巧,缺少必要的生活技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小学生大多只会洗碗、擦桌子,初中生和高中生干家务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别,许多即将迈入大学门槛的“准大学生”、甚至大学生中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的也大有人在。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参加中考,考上了随州市二中,这本是一件能令全家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在住读还是走读的问题上母女却产生了分歧。“因为我们家就住在随州城区,因此女儿要求走读,说是住读条件不好,还振振有辞地说住读的话要自己洗衣服,耽误学习时间。”刘女士说。最后,母女两人达成协议,女儿住读,换下的衣服可以不洗,隔几天打包由刘女士带回家洗。
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范波今年暑假除了外出旅游一次外,其余时间都是呆在家里恶补“家政课”。“从小到大学习压力一直很大,因此对家务活我基本上是不沾边的,现在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今后凡事都要靠自己,所以在暑假得好好恶补一下家务课,先练练自理能力,以免将来在集体生活中闹出笑话。”范波告诉记者。
相比而言,家住随城解放路上的小乐就懂事得多。“我会洗碗、洗衣服、有时还会自己出去买菜。”小乐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虽然才读初一,但是小乐明显比同龄人要能干许多,这都是小乐的父母有意识培养的结果。“一般周六上午,爸妈都带着我去菜场买菜,我不仅帮着拿东西,有时还帮着算账呢。”小乐说,时间长了,他还从父母那儿学到了不少买菜的技巧,比如吃一顿饭买多少菜、怎样挑选等等。而且平时,小乐的衣服都是自己洗,他说:“放洗衣机里跟其他衣服混在一起不卫生。应该自己洗,不能总依赖爸妈。”小乐的母亲说,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能让孩子迅速成长。“现在我的很多同事都很羡慕我,说我养了一个好儿子。”小乐的母亲对此也很自豪。
家长:
大些再教也不迟
在采访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很重,所以相当多的一部分家长对培养孩子生活技能这一问题不以为然。他们普遍认为,在学生阶段,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都并不重要。
吴女士的儿子今年也是读初一,吴女士认为孩子现在年龄小,平时的作业也多,为了让他抓好学习,家里几乎不让他做家务。“过几年再教他。”刘女士说等到孩子上到高中、大一点再教她“买菜做饭洗衣服”也不迟。
而有着相似想法的家长不少。刘先生也认为上小学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不调皮闹事就好,家里的事还“轮不到他操心”。刘先生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孩子一出生就请了保姆照看孩子。如今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刘先生说,大人们都希望多跟孩子相处,因此家里的生活琐事就都交给了保姆。他表示,孩子要有一些经历才能成长,等到孩子长大了,接触的人、事物渐渐增多,遇到的困难也会增多,到时自然就能学会一些东西。
李先生的看法更直接,他说,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不想做饭了可以叫外卖、衣服破了可以再买一件、家里的清洁也可以交给保姆,即使有一天家长都不在家或者孩子离开家去别的地方,“只要我们保证他的生活费用,他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
从小培养最好
对此,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东关学校退休教师田老师认为,孩子还是应该从小就学会自理,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孩子迟早会离开家长独自生活的,这个时候,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就会很快适应没有家长在身边的生活,因此最好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逐渐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袜子自己洗、自己晒,整理床铺、衣物、收拾房间等。等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后,还可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帮家里洗碗、擦桌子、扫地等等。”
“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小乐的妈妈这样认为,她告诉记者,在小乐逐渐自理的同时,她惊喜地发现,小乐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同龄人。“现在小乐的生活习惯很好,基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同龄人要懂事乖巧很多,而且在与人沟通方面也表现的比较自信。”
田老师建议学生家长,孩子放假休息的时候,家长不要老是想着让孩子补文化课,更应适当地补下“家政课”。趁着休息时,不仅可以在家里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常识和技能,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在外面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譬如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可教他认识和了解各种物品的名称、用途和特点,扩展知识面,增长生活经验。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带他们去银行,让他们观察银行的设施、储蓄的过程、职员的工作和自动柜员机的使用程序,使他们熟悉银行业务的程序。还可以找机会让孩子亲自参与储蓄,如让孩子学会存款和取款的操作程序,甚至还可以给他看看存折、信用卡、支票等有关的东西。”田老师说,“这些都可帮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有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本报记者 包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