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次解放随县城
随县城经历了三战三捷,三次解放。回忆那烽火岁月,许多“老随州”感慨万千。 1947年12月,中共江汉第一地委领导的随南县、洪山县、随枣县已建立,随南解放区已初具规模。 随县城是武汉通往鄂西北的咽喉,被国民党“华中剿总”视为武汉外围的重要据点,湖北省第三专员公署所在地。为了策应三分区反“清剿”斗争,配合一、二地委开展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决定攻打随县城。 引蛇出洞 歼灭“警保” “随县城是1948年1月7日解放的。”谈起当时的情景,今年74岁的市党史办老专家余题铭仍记得很多事情,“当时我住在安居,1月5日那天下午,有十几个解放军战士骑着马,据说是向随县城里放了几枪,把敌人引出来了,他们便向安居方向撤退,经过安居后向汤畈方向驰去。黄昏时,戴大沿帽的国民党军队一百多人追赶至安居 (听说那是随县警保大队的敌军,当晚在安居没走),并打听了解放军的去向。次日天还没亮就听到集合号声。我喜欢看热闹,就悄悄跑到老寨山头上去看。那时,天色已明,只看到‘大沿帽’向汤畈方向走去。又过了一会,汤畈那里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还看到一团团烟雾。等到枪声渐渐稀了,隐隐约约那边有人向安居方向走来。走到较近的地方才看清楚,原来是江汉独立旅三团押着当了俘虏的‘大沿帽’走过来了。这时,解放军的部队越来越多,他们向随县城前进。后来才得知,那是江汉军区独立旅的部队去攻打随县城。” 当时的随县城有两道城墙,外城墙是土垒的称为土城,内城墙是青砖砌成的,称为青城。随县的守敌有湖北保安第四总队,专署保安大队、随县警保大队及逃进县城的10个区署、69个乡公所的地方武装,共2000余人,统归以反共起家的三专署专员兼司令曹勖指挥。其指挥所设在土城内天主堂,后撤到专署和县政府驻地青城内福音堂。 四面猛攻 夺取土城 1948年1月5日,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独立旅旅长吴世安、政委齐勇率江汉独立旅由张家集出发,于1月7日下午3时前,扫清外围,将随县城包围。 攻城部队经过3个小时的准备,作好了攻城的兵力部署:江汉独立旅二团一、二营主攻土城东门,三团主攻青城北门;二团三营和一分区基干团三营攻南门,一分区基干团一、二营攻西门,一团置于东门外为预备队。独立旅指挥所设在城东八角楼,一分区指挥所设在擂鼓墩。 1月7日下午6时总攻开始。主攻土城东门的二团以迫击炮轰击和轻重机枪扫射,敌人龟缩在城墙内的暗堡里顽抗。工兵爆破组冒着枪林弹雨,迅速运动到土城东门外。刚接近城门时,敌人一阵扫射,爆破组三人受伤撤了下来。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第二个爆破组又迅速冲上去将炸药包放置在城门下。随着一声巨响,城门楼化为废墟,暗堡内的40多名守敌全被消灭。东门守敌顿时大乱,纷纷向城内逃窜。二团二营的突击队迅速冲入土城,三个连顺城墙向纵深突进。 从北面攻击的三团,炸开青城北门,同敌人展开巷战,并迅速向二团会合,向敌城防司令部所在地福音堂发起攻击。 南关突击部队发起攻击后,连克敌人城墙外的两个碉堡。守敌为防止解放军接近城墙,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浇油棉花团照明射击,城墙附近的民房也燃起了大火,我南关突击部队受阻。二团三营和一分区基干团三营立即组织火力,掩护工兵炸开土城南门。突击部队在二团三营的支援下冲入城内,边打边向北逼进。守敌节节败退,除死伤外大部分当了俘虏,少数溃散的伤兵化装躲进民房。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攻城部队一面开展政治攻势,一面组织小分队分头搜索。 一分区基干团的一、二营在土城南门突破后,也跨越城壕,穿过“半边街”,迅速向青城运动。 攻占青城 生擒敌将 占领土城后,攻城部队又将青城层层包围,城内守敌垂死挣扎。先期从北门进城的独立旅三团迅速拿下南门,土城南门和西门的主攻部队争相入城;一团一营也从青城的东门攀梯而下。经数十分钟的激战,攻城部队占领福音堂。 曹勖见大势已去,在战斗结束前化装逃脱。国民党随县县长谌文轩、县保警大队长周伯勋,带着县政府少数亲信潜往广水,国民党在随县的统治土崩瓦解。 “那天晚上,听到枪炮声,我和哥哥就跑出去,躲在墙缝里看。”家住随州城区的饮食服务公司退休职工叶成德老师傅,当时已是19岁的小伙子了。谈到当年随县城的解放,他还记忆犹新:“那可真是战火纷飞,枪炮声最激烈的时间,大概有一两个小时。天快亮的时候,听到有人敲门,我和哥哥起床开门,看到的是几个解放军战士。他们问我家有没有国民党的兵,我们说没有。他们说,没有就算了。你们闩好门睡觉,不要出去。其实,我们哪里睡得着,天还没大亮,我就从门缝里往外看,只见一个个解放军战士,提着枪追赶残敌。” 随县城攻坚战,除曹勖及少数敌人化装逃跑外,歼灭1800余人,生俘湖北省第三专署少将保安副司令何时运、湖北保安第四总队中校总队副翁世杰、国民党国防部武汉指挥所中校情报主任陈丰阳、少将战地巡视组长周齐镇,缴获迫击炮6门、掷弹筒23具、轻机枪59挺、步枪手枪1054支、炮弹320发、电台6部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 家住曾都区南郊擂鼓墩社区七组的徐光明师傅,今年70多岁了。说到解放随县城,他还记得很清楚。他说:“那天晚上枪炮声不断,我还看到了火光。第二天,我进城一看,已没有多少人了,只有一些小摊贩,好多大店铺门开着,里面没有人,货物也不见了。进了几家店铺,我捡到一个皮球,拿回去玩了好长一段时间。” 随县城攻坚战的胜利,使江汉、桐柏军区连成一片。为两军区部队配合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1月8日,江汉行署任命蔡光耀为随县县长,并布告安民。 粉碎“扫荡”追击残敌 随县城第一次解放后,没有立即建立党政军机构,也未派部队驻守,只是派出工作队在城内和郊区作群众工作。 1948年5月,国民党军队对江汉解放区发动大规模“扫荡”。国民党整编85师从花园出发,向安陆、随县、枣阳等襄花公路沿线重镇猛扑过来。江汉军区部队从彻底消灭敌军的战略出发,避敌锐气,除留少数部队就地坚持游击外,主力撤到外线作战。敌85师铁口团进占随县城。 6月3日,一分区基干团奉命回师,江汉独立旅一团向随县城守敌发起攻击。敌铁口团见解放军势众,惧全军覆没,乘夜向东逃遁。 1948年6月4日,解放军第二次解放随县城。随即成立随县城关区,蔡光耀任区长,何太阳任城防司令,配属一个连的武装,直属江汉第一地委领导。 1948年12月15日,桂系张淦部从襄樊败退南逃,途经随县城,国民党随县政府残部,也随之带领华中师管区随县团管区的一个大队进入县城,住在东郊外八角楼。城关区长蔡光耀率区中队撤出。17日,徐州解放,淮海战役将告结束。得此消息后,敌军大为恐慌,纷纷溃逃。 1948年12月19日,蔡光耀率区中队将随县国民党政府的残余赶跑,第三次解放随县城。 自此,红旗一直飘扬在随县(州)城头,飘扬在随州人的心头。 (本报记者 苏功秉 实习生 吴珉 张丽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