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使 命
——记随州市国税局招商办主任周宗华
  李长华 王文东
    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为国聚财。但在随州国税部门,始终有一个传统,就是把服务地方经济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在这个队伍里,有一个突出代表,近两年经他引进的过亿元项目就有3个,引资额近10亿元。因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有重大业绩,今年初他被随州市国税局荣记三等功。他就是市国税局出口退税科主任科员、招商办主任、市经济开发区主任助理周宗华。
  “为引源头活水来”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经济后发地区,对消费拉动的期望过高是不切实际的,实现弯道超越的捷径只能靠投资和出口。所以招商引资就成为各地区发展和竞争的最直接、最大的动力。2002年周宗华任厉山国税分局局长时,就曾第一次南下广东,成功引进随州力丰针织公司落户厉山,第一次尝到经济发展、税源猛增的甜头。2003年,市国税局成立招商办,他调任出口退税科副科长、招商办主任,负责招商工作。专门从事自己所钟爱的工作,周宗华更是全身心投入。从此,他很少在家落脚,只要盯上一个项目信息,便不知疲倦地来回奔波。2003年以来,他经手招引的项目十几个。
    2007年冬,周宗华通过熟人结识了香港创力科公司的几位老总。创力科是香港一家颇具实力的高科技电子企业。遇见这样的朋友,周宗华心里打起了主意:随州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但高新技术企业不多、创利创税能力不强,能不能把创力科招回随州,逐步改变这一格局?
    但这只是周宗华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创力科的老总们对随州一无所知,而且已在杭州征地,把他们拉到随州投资,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周宗华认定了这桩“无中生有”的“买卖”。当年腊月二十三,他精心挑选了几样随州特产,专程赶往深圳给创力科公司的老总们拜年。老总们感到十分意外,更被他的诚心和执著所感动,答应会认真考虑到随州投资,但必须在随州找到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回来的路上,周宗华在心中反复盘量,选中了随州神农药业公司。但要开辟一条与原行业完全不同的道路,神农公司迟疑不决;拿着资金和项目与外行合作,创力科也难下决心。
    周宗华没有气馁,在两家企业间当起了“红娘”。经过多轮考察、商谈,去年8月,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创办香港创力科随州分公司的协议。今年6月,创力科租用5000平方米厂房先期建成的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日产液晶显示屏1000台,年产值3亿元,利税5000万元。市委书记马清明到车间视察,称赞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创造了随州的“深圳速度”。
    随州香菇加工出口业是随州国税部门一手培植起来的支柱产业,已形成“买全国、卖世界”的格局,年外贸出口突破1亿美元,是全国香菇出口行业的龙头老大。
    但从2008年初起,随州企业的这一地位受到威胁。河南西峡采取降低企业进入门槛、提高出口退税比率等措施,致使香菇出口业恶性竞争烽烟再起,气势咄咄逼人。
    西峡是随州香菇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地,当地香菇企业借政策优势,大打价格战,使随州一些香菇企业无所适从,甚至有企业打算转战西峡投资。
    危机时刻,随州市国税局再度出手。他们经过调查发现,西峡相关企业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水平,与随州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他们所采取的恶性竞争行为仅仅只是短视之举,在越来越注重食品质量的国际市场上,根本难以立足。
    为了证明这一判断,更为了坚定随州香菇质量兴业的信心,市国税局党组书记王树叶给招商专班下达了一项任务:到西峡去招商,不仅要招商,还要招大商,用外商的选择来证明一切。
    周宗华毫不犹豫地担负起这项重任。经过搜集信息,周宗华了解到,美国金利公司陈先生有意投资香菇加工业,正在西峡考察。
    事不宜迟,其时正是农历小年,周宗华和市外贸公司袁东国、随州裕国菇业公司雷裕国等放弃与家人团聚,顶着刺骨寒风火速赶往西峡。
    好不容易联系上美国金利公司陈先生,他给出的消息让大家的心情降到了冰点:公司已经与西峡政府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能将已在杭州征地的创力科拉回随州,哪在乎只是一纸合作意向!他们争取到会谈机会,向陈先生详细介绍了随州香菇产业现状及各种优势。在美国,税务官员是最受尊敬的,陈先生对眼前国税局一行不远千里、风尘仆仆赶来招商非常惊讶和钦佩,也对到随州投资产生了兴趣。陈先生告诉说,他已订好了机票,腊月二十八起程回美国,等春节后再到随州考察。
    腊月二十八,当陈先生从暖和的被窝里钻出来,收拾行李准备出门时,眼前的场景让他惊呆了:门外,周宗华和雷裕国再次从随州赶来,还带来了裕国公司新近研制的香菇罐头。
    内心充满无限感慨的陈先生在候机室给周宗华发出了这样的短信:“我没到过随州,但通过你们我了解了一个足以让我们放心投资的随州。我正式决定到随州投资,明年正月见。”
    今年2月,由美国金利公司与裕国公司共同投资2.5亿元的裕国农业科技公司在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正式动工建设,预计年底正式投产。他们的合作方向是依靠科技研发与创新,带动随州香菇、菜豌豆、板栗、银杏等传统农产品的扩大生产及深加工,随州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又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甘当春泥永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也护花。”周宗华的内心充满着这样的使命:纳税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几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用真心、真诚、真情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纳税人“原来怕国税,现在盼国税”的口碑。
    对于力丰公司总经理李飞来说,2006年8月的那个夏天他终生难忘。因厂区拉闸限电,公司50万美元的订单眼见不能按期交货,李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电话那端,周宗华安慰李飞:“不要急,你安排职工原地休息,我负责两天内借到发电机开工。”
    尽管周宗华打了保票,但李飞并没有抱多大希望。那时,到处都在限电,发电机非常紧俏,别说借,就是买也得提前一个多月预订。想两天借到大功率发电机,难啦。
    企业的困难就是天大的事,再难也得想办法克服。
    周宗华动用各种关系,打电话四处打听,把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开着车上门求援。一天一夜的时间,他北上宜城,南下武汉,终于借来了2台发电机。
    当拖着发电机的卡车开进厂区时,职工们欢喜雀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创力科成立后,市国税局局长刘贵明亲自出面为企业融资,周宗华负责具体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在几家银行协调贷款3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招工难一度成为随州落户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纺织行业尤为如此。国税部门在动员各分局帮助企业招工的时候,发现农村在家留守的家庭主妇是一支潜力很大的“后备队”。
    能不能把加工任务分到农户,由闲散的家庭妇女加工,按件计酬?当王树叶把这种“服务外包、分散加工”的新模式介绍给相关企业时,立即得到企业的热烈响应。
    周宗华主动请缨,帮助联力针织公司在淅河金屯等地建立起5个加工点,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还节约了8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创力科成立之初,周宗华又想到了招工问题。他主动协商随州一职中专门开办了3个全日制学员班,为创力科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工人。
    如今,在市经济开发区,由周宗华经手招引来的创力科、联力工业园、裕国农业科技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除了外出招商,周宗华便与专班的另一位成员石守保一起日夜坚守在基建一线,为项目建设搞好协调服务。
    ……
    这是一张张写满赞美评语的成绩单,足以让每位为其倾心努力过的人欣慰;这又是一幅幅充满无限遐想的迷人图景,将会在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面对他和同仁一起亲手绘就的蓝图,周宗华没有沉醉其中。在他的心里,有更多的期待、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实现。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使 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