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诚信,为我赢得了一片天
  阅读提示:
  ●我牢记着父亲的一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亏欠别人,一定要教好乡亲们的子女。
  ●朋友们都笑我傻,干嘛冒那么大雨去送米。我淡淡一笑说:就是为了兑现自己承诺别人的一句话。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本着诚信这个理念,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业务量也在逐步增加。
  ■讲述人:何本强
  ■年龄:38岁■职务:经理
  ■采访人:特约撰稿人罗爱玉
  ■采访地点:被采访人办公室
    (初次见到何经理,他给人一种憨厚朴实的印象。他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生意人只顾赚钱,不守信用。他想把自己诚信经营的一些故事,讲给更多想创业的年轻人听,或许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
    八十年代,我家里仍然很穷,上学时总是穿着哥哥们穿小的、缝了又缝的旧衣服。那时,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前几天,因交不起40元的毕业证钱,无奈辍学。
    身单力薄的我干不动繁重的农活,正在发愁时,机会来了,村委会决定招考一名代课老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从已分家的嫂子那里借了三元钱的报考费,经过一天半的复习,居然从十几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了第一名。
    我兴奋不已,决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牢记着父亲的一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亏欠别人,一定要教好乡亲们的子女。
    经验不足,于是我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很快适应了岗位。我带的学生考试都考得不错,但我并不满足,觉得自己知识还是有些欠缺。于是,我又报名参加了成人自修考试,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便更好地教学生。
    教学之余,我有时间就给《随州报》写些“豆腐块”新闻,由此结识了一个文友——现在的妻子。我和妻子都是民师,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才两三百元钱。后来看到民师“转正”没有希望,我们便双双辞职下岗,选择了自主创业。
    创业之初,我干的是卖煤球的小生意,当地不少农户家中都种有袋料香菇,气温低时,需要用煤球加温。
    一天,我租用卡车贩运了七八千块煤球,翻越十几里山路,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子。谁知,事先预定的客户改了口,只要几百块煤球。第一次做生意,没经验,也没签合同。我只好让司机开着卡车,在附近几个村子里转,边走边卖。“我要三十块”,“我要五十块”,为早点卖完,我弯着腰,迎着刺骨寒风,一块一块为这些小客户们拾捡煤球。不知不觉,晌午了。我已是饥肠辘辘,腰也疼得直不起来,可还有三四千块煤球没有卖完。天又开始下起了小雪,来时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煤球已经碎了不少,打湿了,损失就会更大。顶着风雪,我坚持把煤球卖完了才回家。这次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
    一次,几家菇农需6000块煤球,要求第二天天黑前交货,可40多公里外的供货煤厂电话一直打不通,我决定亲自去一趟煤厂。我借来一辆摩托车,穿上棉大衣,顶着刺骨的寒风,前往煤场。一路上,脸吹得几乎失去知觉,鼻涕牵线样地往下流。到了煤厂已是半夜时分,煤厂的老板让我先找个地方歇脚,天亮再说。我找到一个初中同学,在他家用热水泡了脚睡下,盖了两床被子,还是没睡暖和,浑身冷得像冰棍,天亮起床时脚还是冰的。起床后,我迅速找到煤厂老板说明情况,要求优先安排发货。下午我如期将煤球分发到几个菇农家中。后来,菇农们帮我引荐,卖了不少煤球,我也因此小赚了一笔。
    冬天过去了,香菇不再需要煤球加温,我又转行做起了大米生意。
    那时所住的村子不少人在开矿,周围几个村子大小洞口有几十个。每个洞口分布着或多或少的民工,少则七八人,多则四五十人,我立即抓住时机联系到一些洞口的民工,做起了大米生意。这样他们也省得去七八里外的集镇买米,我包送,价格和街上一样。有一次,几个工棚的民工要我下午送米过去,他们晚上等米下锅。可是刚吃罢中饭就下起了大雨,一阵接一阵,没有停歇的意思。左等右等,眼看快到做晚饭的时间了,情急之中,我找来塑料布裹好5包大米,开着借来的小手扶拖拉机,向矿区开去。
    下雨路滑,尽管我开车技术不错,但还是在离矿区大半里路的地方侧滑到泥坑里不能动弹了。在那山坳里,前不见人后不着店,雨仍不停地下,怎么办?我只好一包一包地往工棚扛,一包米50公斤。在泥泞的山路上,高一脚低一脚慢慢前行着,一次次被矿石绊倒,一次次又叉着腰,挣扎着站起继续往前走。雨水、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整个人都成了落汤鸡,直到将几包米完好无损地全部交给几个工棚的民工,我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事后每次谈及此事,朋友们问我一包米能赚多少钱,我说才五元,朋友们都笑我傻,干嘛冒那么大雨去送米。我淡淡一笑说:就是为了兑现自己承诺别人的一句话。
    后来,我又做起了饮水机、防盗报警器的生意,由于我的诚信,生意越来越好。积攒了一些钱后,我和妻子商量去随州城里经商,也许空间会更大,于是,2003年,我们举家搬到了城里。
    到了城里,凭着诚信和实干,我又承接了一家公司电动伸缩门的湖北专卖总代理,并招聘了三名员工帮忙安装、维修。但如果晚上电动门出了故障,我总是亲自前去维修。
    记得前年冬天一个晚上,深夜12点多,我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原来有家单位的电动伸缩门不动了。听着窗外呼呼地寒风声,妻子劝我天亮后再去修。我边穿衣边说:“人家刚才打来电话,明天有领导去他们单位开会,为了不影响他们单位形象,今晚务必要把门修好。”当我把门修好回家时,已是凌晨两点。
    在市内搞维修无非是花费点时间,遇到去省内其他城市维修就更辛苦了。
    去年七月底,我接到福州总公司的电话,说是十年前武汉的一个经销商销售给鄂州的一扇电动门,现在需要维修,由于经销商早已改行,总公司商量让我去排除故障。考虑到这是公司的客户,我答应前去。那天天不亮我便悄悄起床去火车站,车到武昌,未出站立即购票去鄂州,到了鄂州一打听才知客户在60多公里外的乡下,我一下懵了。我连走带跑,生怕耽误了时间,乘班车到达目的地,迅速找到相关人员,了解情况。我很快查明了原因,赶紧维修,修好后顾不上吃饭,又马不停蹄乘车返回鄂州。在鄂州火车站正准备吃顿饭时,一看时间,开往武昌的当天最后一班车还不到10分钟就要进站,无奈我只好买了一瓶矿泉水一包方便面上了火车。这次出差,我没有收一分钱的维修费,还倒贴了一百多元车费。妻子也埋怨我这人太傻:“这门又不是你卖的,你干嘛跑这么远免费去给他们搞维修?”我耐心解释说:“你不要只看眼前,说不定他们看到我们服务质量好,换新门时还找我们呢。”这话果然被说中了。今年开春,鄂州的那个单位要买新门,专门打电话找我。
    就这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本着诚信这个理念,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业务量也在逐步增加。有不少客户从乡镇慕名来到城里,找我订购电动伸缩门。如今,与众多商界巨贾相比,我虽然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我想,只要坚持诚实守信的理念,我的天空一定会更广阔!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诚信,为我赢得了一片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百味人生】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