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小林花生俏四方
作者:张清
  “价格又涨了,已经到三块三了”。“现在没货,等三四天以后再看”。9月2日,随县小林镇保国花生厂内,30多名工人正在筛选、加工花生;厂长办公室内,张义国一边安排工人装货,一边不停地接电话,最近一段时间,江苏、安徽等地老板催着要货。
    “今年价格不错,销售形势很好,有多少货客商要多少,现在已经走了100多吨了。”张义国说,要花生的客商都是沿海及内地的一些食品加工厂和油脂厂。
    八九月份的小林镇,不仅是张义国,只要是和花生沾边的种植户、经销商,都忙的不亦乐乎。大伙发现,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花生产业,今年又火了起来。
    徐发厚是该镇一名花生商贩,“板车拉出小洋楼”是他从河南农村老家到小林镇演绎的一段传奇,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当日,记者在徐发厚家里看到,一楼的两间门面内,一袋袋花生从地面堆到了楼顶。徐发厚的妻子告诉我们,家里已收了三四万斤花生了,这几天是花生收购的旺季,徐发厚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收购。
    卖的好,农民干劲自然也高,在小林镇的田间地头,运送花生的板车、拖拉机络绎不绝。
    在该镇天坡村一组地头,村民薛光友、王祖富、薛光全三家,运送花生的拖拉机里,高高的花生藤堆起。王祖富告诉记者,他家种有5亩花生,每年除了花生米能卖五六千元外,还能磨50多公斤花生油,比种水稻要强多了。
    目前,小林镇花生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量400万多公斤,花生种植加工已成为带动当地人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全镇已逐步建立起一条花生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并吸引鄂豫两省方圆500公里的花生在此加工、交易,年交易量过5000万公斤,全镇从事花生贩运、剥壳、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00多人。该镇党委政府正在探索花生深加工之路,延伸整个花生产业链条。
    在该镇祝东村,由本地人吴善祥投资建设的祥龙油脂公司,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年加工花生、菜籽、大豆3万吨,年产成品油1万吨,产值1.4亿元。
  
    (本报记者 张清 通讯员 徐家玉 江开军)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林花生俏四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