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970年,张光成(右)与朋友一起,胸前别着毛主席纪念章,手里拿着一本《毛主席语录》,表情严肃。
②上世纪70年代末,张光成(中)与同事分别穿上流行绿军装照了张留念照。
③上世纪80年代初,张光成一家三口合影,他穿上了当时时髦的中山装。
④上世纪80年代末,张光成的旅游留念,那时流行穿西装。
⑤1998年,家里买了相机,张光成与家人合影。
⑥前几天,张光成夫妇补拍了结婚照,他们感到幸福无比。
9月8日,在随城铁树社区张光成家,记者看到了百余张照片。照片的样式随时代的前进越来越新颖,而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些年代的服装、政治环境特色等赫然在目,也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人们精神风貌的变化。
57岁的张光成说,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初,老百姓所了解的摄影就是照相,或称留影。当时最流行绿军装了,谁能穿军装照个相就算“时髦”,那个时候,人们温饱还没完全解决,花几毛钱照相已相当奢侈。当时的照相人手里都拿着一本《毛主席语录》,胸前别着毛主席纪念章。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流行中山装,随后又流行穿西装。
张光成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不仅流行的服装发生了改变,人们在照相机前的神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照相是很严肃的事情,到照相馆里来拍照,在镜头前要么直挺挺站着,要么就死板板地坐着。现在,人们照相都是笑容满面,要什么姿势摆什么姿势,照片色彩更是多种多样。
过去照相,更多的是为了留个纪念,朋友聚会、离别,或者结婚纪念、旅游纪念……因此在早期的黑白照片上都会看到“×××留念”、“×年×地纪念”等字样。家庭相机普及后,照片由黑白变成彩色,人们拍照也由纪念性质,更多地变成了个人、家庭的日常记录。
看着照片,张光成深有感触:“我在照片中看到自己的变化,这种变化折射出来的不仅是简单的消费观念的变化,更是人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巨变,感受到祖国的快速发展。我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
(张光成提供照片 徐军国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