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乡创业天地宽
——千帆竞发创业路之六
作者:祁鑫韧
9月14日,记者循着“咕咕”的叫声,来到曾都区府河镇严家畈村四组閤光爱的鸽舍,洁白的鸽羽在太阳下,泛着耀眼的光晕。 在海南帮别人养了4年鸽子的閤光爱,带着技术和积蓄,做起严家畈村的“养鸽王”。他的鸽舍由几十平米发展到一百多平米,鸽子从近百对发展到800余对,白羽王鸽带着他走上了小康致富路。 “养鸽子除了技术,还要有适宜鸽子生存的环境、扩大养殖的资金等,缺少一样自己的鸽舍都不会发展成这样。”閤光爱说。事实证明,自己回来创业选对了。从广水王鸽协会引进白羽王鸽后,夫妻两人住在鸽舍里,成功的掌握了养殖的经验;在村干部的热心帮助下,自己找到了养鸽的风水宝地,冬暖夏凉,通风效果又好;农信社的人经常上门服务。 用创业改变就业,已经成为不少返乡农民工的想法,也有不少人正在这样做。 15日,在家呆了一段时间的老吴说,不打算出去再跟年轻人拼抢“饭碗”了,准备用这几年打工的积蓄,和亲戚搞个专业合作社。他说,他都打听好了,目前政府正鼓励个人创业,很多部门都开始施行绿色优惠政策。现在申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最低一元,也可以注册,不收任何费用,登记费都免费。饱经风霜的老吴笑着说。 据统计,目前随州地区已依法核准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 与閤光爱、老吴想做个幸福的村里人不同,夏祖珍早早回乡办起了一家大型纺织厂。早年在外闯荡了七八年的她,结束了生意,带着满腔创业的热情,在随县厉山镇办起了一家纺织厂。经过一番拼搏,现在,夏祖珍的纺织厂,每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上缴利税40余万元,使200多位乡亲,不出镇就当起了工人。 对于回乡办厂,她感叹:“还是家乡的投资环境好!” 变返乡潮为创业潮。政府的种种温情举措,加上农民自身的创业激情,此轮返乡潮引发了一股创业潮。据市工商局粗略统计,像夏祖珍一样,今年我市已有5839名创业者通过各种项目运作方式,已带动3.7万多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登记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4838家,同比增长36.5%,日均诞生“老板”26.7个,新增注册资本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41.7%。 (本报记者 祁鑫韧 通讯员 孙全勇 钱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