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国庆中秋长假在红火中顺利结束
消费“井喷”折射经济回暖加速
  在8天长假里,无论是大型商场火爆的购物场面,还是政府部门喜人的统计数字,都让人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回暖的温度。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十一长假是今年最大的消费亮点,在拉动内需方面有标志性意义,对助推宏观经济回暖也将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红火的超长黄金周
    2009年国庆中秋长假最后一天,各地游客集中返程,全国未出现大规模游客滞留现象,“最长的黄金周”在国庆节主题鲜明、旅游市场全面红火中顺利结束。
    综合10月1至8日信息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就是国庆主题突出而鲜明。假日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共庆新中国60华诞,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国庆系列活动,成为旅游者踊跃参与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吸引物。北京市假日的前5天开展了大型国庆游园活动,吸引游客超过800万人次。国庆60周年,既是展示共和国发展成就的重要时刻,也是参观红色景区的大好时机,因而红色旅游全面红火。假日期间,韶山接待红色旅游参观者同比增长约90%,延安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超过50%,重庆红色旅游景点接待同比增长25%。
    再现节日消费“井喷”
    10月7日,北京天安门城楼接待游人同比增长353.3%,武当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4%、门票收入同比增长288%,九寨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47.61%……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但融合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秋节等喜庆元素的十一长假,再现节日消费“井喷”的喜人景象。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今年十一长假消费大幅增长,显示居民消费信心显著提升。而消费信心的提振,正是国家刺激政策拉动、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社保改革力度加大等多种利好因素叠加的结果。
    有关专家认为,长假“黄金业绩”令人鼓舞,综合前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可以肯定实现年初制定的8%的增长目标不成问题。
  “大众化”释放巨大需求潜力
    “最长的黄金周”进入尾声时,全国主要旅游城市景区点的接待数量,接连出现同比增长100%、200%、300%的格局,这表明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鼓励国民旅游消费政策措施下,我国假日经济、旅游消费“大众化”方向得到了群众和市场的肯定。
    今年国庆节中秋节黄金周,大连市经济型酒店预订火爆,在“十一”前三天的平均预订率已经达到100%。这实际上成为全国各主要旅游城市的一个共同现象。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高星级饭店入住率差强人意。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出游意愿高达92%,但人均每年出游消费预期却坐不起飞机,住不起高档饭店。这意味着上千亿元的消费需求无法释放。大众化的旅游增长模式,与面向入境小众市场的高端接待体系,以及许多地区酒店投资上存在的盲目“追星”之间,存在的失衡矛盾亟待解决。 (据新华社10月8日电)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费“井喷”折射经济回暖加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