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腿”撑起新生活
——我市救助贫困肢残者见闻
作者:许享红
“早想安个假腿,听说要1万多块,没钱安;现在好了,由国家出大头,省里专家到随州来帮助我们,自己只出千把块钱就能安了……”日前,在市残联办公大楼前,曾都区北郊花溪桥残疾人吕春莲高兴地说。来自全市各区市县下肢残缺的28名贫困残疾人,在此等候省残联假肢安装总站的专家定制模型。 我市有肢体(腿、手、耳、指、臂等)残疾人4.76万,有条件者大多自费装了假肢。2005年以来,国家实行低费为贫困残疾人装假肢,我市每年有32名贫困肢残者享受假肢安装,大腿、小腿残缺者,分别自费1500、800元,可安装价值6000多元的新材质假腿。5年来我市已帮助100多名贫困肢残者安了假肢,使他们丢下拐杖,重新上路。 吕春莲今年43岁,5岁时因病锯掉左腿,17岁时安装了铝合金假腿,她嫌“硬邦邦不能弯曲”,弃之没用,仍用拐杖。她说,装了新假肢做点小生意,力争摆脱贫困。 省残联专家徐家林说,现在假肢质是树脂材,重量轻,有膝和腕关节能弯曲,经过专业训练,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在武汉职院上学的李蓉蓉,是广水市马坪镇河西村人,今年21岁,她先天缺右大腿。得到广水市残联通知后,赶回来安装。她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的关怀,安一条腿,走得稳当、坚定。人生的路还很长,我尽量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 随州城区居民李毅,因车祸失去双腿,他准备同时安装两条假腿。他说:“双拐的生活太艰难,我要脚踏实地,走好以后的路……” 市残联主席彭明慧介绍说,有劳动意愿的肢残者,安装假肢有助于就业。各区市县贫困肢残者28人报名安装,做模型后一个月内就可装肢上路。 (本报记者 许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