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普及科技入户模式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随县掀起秋冬播生产热潮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徐厚新报道:秋冬播是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关键环节,是确保明年夏粮夏油丰收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新成立的随县,对建设农业大县起好步、开好头至关重要。为此,随县提出了以科技入户为重点,迅速掀起秋冬播生产高潮的新思路。
    日前印发的《随县2009年秋冬播生产意见》强调,加大入户指导和示范样板力度是狠抓技术措施落实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农作物单产和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抓紧抓好。因为科技示范户是周边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是农业科技二传手和致富带头人。为此,该县计划在全县普及科技入户模式,要求全县100个技术指导员,每个人务必把对口联系的10个科技示范户作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基地和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抓好入户指导和服务,每年到户指导时间不少于150天,使示范户自我发展能力、学习接受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当地种田能手代表,全面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20户以上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农民提供快捷、方便、有效的生产和科技服务,提高科学种田水平。通过办黑板报、墙报、样板专栏、印发技术资料、开辟报刊科技讲座、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培训技术,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送到田边地头,切实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的力度。要利用培训讲给农民听,利用示范点做给农看,利用科技入户教给农民干,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和秋冬播生产技术含量,当前要迅速掀起秋冬播生产高潮。
    该县还提出了今年秋冬播生产的种植规划:秋冬播作物面积105万亩,计划种植小麦70万亩,油菜10万亩,蔬菜13万亩(其中泡泡青2万亩,蒜薹4万亩),马铃薯10万亩,其它2万亩。具体目标要求是:“一稳定、二发展、一调减”。即:稳定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突破性发展蔬菜;适当调减棉花预留行面积。
    同时,狠抓技术措施落实,着力 “三大推广”:
    首先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良种是作物增产的基础。2009年秋冬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为:小麦主推鄂麦18、郑麦9023、鄂麦23、华麦13;油菜主推华油杂9号、中油杂11、广源58、中双9号、华双5号;马铃薯主推中薯1号、克新1号优系、费乌瑞它;蔬菜大力推广名、特、优产品。各地要引导农民选用良种,禁止经营假劣种子。
    其次是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主要抓好六个技术环节:一抓最佳播期。小麦播种期以10月15-30日播种为宜,各地在最佳播期内应抢墒早播,但郑麦9023最宜在10月25-30日播种,防止播种偏早,造成苗期旺长,加重冻害;油菜大田移栽期为10月10-30日,直播适宜期为10月5-30日;马铃薯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二抓适量播种。小麦标准亩(667平方米)每亩用种量10公斤,基本苗12万左右;育苗移栽油菜亩用种量0.1公斤,直播油菜亩用种量0.4公斤;马铃薯亩用种量100-125公斤。三抓精细整地。坚持早起板,适墒耙地,碎垡保墒,力争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确保一播全苗。四抓四沟配套。田块的厢沟、腰沟、围沟、公用沟要做到排明水,滤暗水,确保四沟相通,彻底消除渍害。五抓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禁止焚烧秸秆,推广应用配方肥,一般底肥亩施500公斤农家肥,40%以上复合肥35公斤+0.2公斤速乐硼或复合肥25公斤+碳铵30公斤,冷浸田增施锌肥1-2公斤。六抓药剂拌种。普遍使用粉锈宁拌种技术,用15%粉锈宁2克拌1公斤麦种,随拌随播。七抓轻简栽培。重点推广小麦免耕、油菜免耕(直播)轻简栽培技术,亩平节本增收80元左右。
    第三是推广高效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扩大露地双孢蘑菇-中稻、马铃薯-中稻、马铃薯-棉花、薯-菜-稻、大蒜-水稻、菜-椒-棉、麦-瓜-棉、菜-瓜-稻等高效种植模式的规模,提高复种指数,实现亩增收200元以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县掀起秋冬播生产热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