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敞开心灵 之 窗
——随州职院心理咨询室里的故事
作者:徐军国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肖新俊 阅读提示 “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平时有困惑敢于到心理咨询室去解决。”这是随州职院一名女生的心里话。随州职院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用“心灵鸡汤”滋润、慰藉大学生。3年多来,该校没有发生一起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 让胖女孩学会自信 粉色的灯光,绿色的软椅,漂亮的鲜花……2006年3月,精心布置的随州职院心理咨询室开始服务了。接待第一位学生时的情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随州职院心理教师,36岁的朱常昆印象深刻。“她在门口徘徊了一会,终于走了进来。来到我面前,她用双手不停地卷着上衣角,忐忑不安地说‘朱老师,我最近感到非常郁闷’。”朱常昆没有说什么,而是招呼她坐下,并倒上一杯水让该女生喝。等她平静下来后,朱常昆了解到,她叫晓丹(化名),由于长得较胖,感觉很烦恼。初中时,同学给她起了个“秤砣”的外号,从此一种莫名其妙的烦闷积压在她心头,一天天沉重起来,自卑也占据了她的心灵。父母的呵护,始终未能解开她的心结。 “当我来到了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同学,我十分渴望与他们交朋友,可惜,我没有这份勇气,我怕别人笑话。我感觉自己好像笼中鸟一样孤独苦闷。”晓丹继续哭诉着:“为了减肥,我一天只吃中午一顿饭,晚上只吃一块面包,现在见到食物我都恐惧。” 朱常昆分析,晓丹由于过度控制饮食,而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从而导致其脸色苍白、经常失眠,精神萎靡不振。于是,他告诉晓丹,现在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过度控制饮食是一种不正确的减肥方式,严重的会导致身体病变。身体体形虽然不美,但只要有美的心灵,照样可以得到别人的赏识,以微笑面对一切会有改变的! 从那以后,晓丹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与同学一起参加锻炼。几个月后,她不再为肥胖而自卑,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心态也发生根本改变。一年后,晓丹体形也有了改变,体重由以前的65公斤下降至60公斤。 走出惧怕交往困局 2007年10月,满脸憔悴的小俊(化名)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小俊嘴唇抖动了一会,朱常昆什么也没有听见。根据直觉,小俊有社交恐惧症。 果不出所料,小俊从小看到陌生人就心慌、脸红、手心冒汗,说话时眼睛不敢直视陌生人,平时很熟悉的话语都想不起来,心里莫名的害怕,总以为别人笑话他。进入大学后,小俊尤其不敢跟女生讲话,更不敢看女生的眼神。为了躲避陌生人,小俊的生活基本上只有教室、食堂、寝室。外人看来,小俊学习很用功,可谁知道他内心极其困苦。 “你是缺少自信,才导致这样的!”朱常昆指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有助于走出人际交往困局。首先要改变错误的认知,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人交往时要放松。”与此同时,朱常昆还推荐了一些专业书籍和一些方式方法,让小俊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以此来增加自己的社交吸引力。 心结打开了,心灵的窗户自然也就敞开了。从那以后,小俊变得开朗多了,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主动与人交流,和同学的关系也改善了很多。让朱常昆感到欣喜的是,在一次系学生会干部竞选中,小俊上台了,他已经跨出了心理阴影。 敞开心房迎接阳光 小伶(化名)是大三的一名女生,因失恋而产生走极端的念头,被寝室同学及时发现,送到心理咨询中心做心理干预。 咨询中心的老师们发现,小伶身体瘦弱,衣服不整洁,面色苍白,目光无神,说话有气无力。心理咨询老师经过了解,得知小伶的男友背叛了她,她觉得生活没有一点意思,企图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解脱。 心理咨询老师认真地倾听着小伶的心声,取得小伶的信任后,老师让其抬头看看明媚的阳光,闭上眼睛,鼻子吸气,嘴巴呼气……经过简单的心理治疗,小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觉得活着还是很有意义的。随后,老师又多次找小伶交心谈心,让她对生活充满信心。 目前,随州职院有心理咨询专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9人。几年来,预约到咨询室与倾诉室的学生达500余人次,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咨询与倾诉,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此外,他们还设立QQ群、留言版、校园BBS、心理信箱、咨询电话等,拓宽谈心渠道。通过心理教育和咨询,给了大学生们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对社会、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以走好以后的路。 心理咨询任重道远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受教育者的健康不仅意味着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现在不仅在大学里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中小学校里,也先后设置了心理咨询室。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不少心理咨询教师发现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存在严重的偏差,家长不知道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听、打孩子不忍,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撒手不管。认为孩子在学校比在家里好多了,不求他能学到什么,只求他在学校安全长大。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压力较大,基本上不跟孩子交流,孩子孤独自卑,缺少家庭的温暖。 而抚平心灵创伤,矫治心理障碍,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专家表示,有些人可能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看得很神秘,甚至有的学生家长对此存在一种观念上的偏见,不愿意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心理疾病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而心理治疗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神秘。如果出现了心理亚健康症状而不及时治疗,只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就更难治愈了。对此,专家建议,家长也应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与老师一起联手对学生进行相对有效的教育,避免精神疾病的发生。 心理亚健康的症状有哪些 心理亚健康是现代人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中以办公室白领人群最为明显。精神健康网专家指出,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导致心理亚健康。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心理亚健康症状缺乏了解,所以很少关注,也就很少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那么,心理亚健康都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心理亚健康的十大典型症状: 1、经常感到不开心,对任何事情,包括之前喜爱的都缺乏兴趣; 2、没有原因的情绪烦躁、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 3、不会表达自己,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朋友关系; 4、有意回避社交场合,做什么事都喜欢自己一个人; 5、敏感,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快; 6、多疑,总是感觉别人在谈论自己; 7、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 8、睡眠不好,经常入睡困难、早醒; 9、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如从前; 10、有轻生的想法,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专家认为,如果经常出现以上一个以上的心理亚健康症状,就应该查看一下心理健康资料,或者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