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建议一等奖项目简介
  模具表面感应淬火机床研制及产业化
    完成单位: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的 《模具表面感应淬火机床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采用龙门床身倒挂安装机器人的六轴联动功能,实现感应线圈曲面连续跟踪,利用感应电源对模具表面进行热处理,解决了国内外模具表面一般热处理工艺方法的不足,从而达到了淬火质量好、加工效率高和易于操作的理想效果,该项目经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教授评审,认为填补了国内该项领域的空白。已实现产业化,年销售额4000万元,新增利税700万元。
    鄂北春马铃薯深沟高垄全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随县马铃薯协会、市农业局、随县农业局
    随县马铃薯协会通过对马铃薯平栽与垄栽、覆膜与不覆膜、春栽与秋栽等不同的种植方式进行综合试验研究,创造出“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模式。解决了鄂北地区马铃薯秋种改春种后冬季低温冷寒、春季阴雨渍害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了马铃薯由山区向平原延伸,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
    该项目突出创新点为 “深沟高垄全覆膜”。“高垄全覆膜”增加阳光照射,可提升地温3-5℃,提早出苗5-7天,春季每天延长有效生长时间1-1.5小时,增加根系生长量31.6%,提早成熟5-7天。我市200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2009年达到9.5万亩,平均亩产2066公斤,增产21.6%。亩平节本增收1203元,四年累计为随州农民增收4.4亿元。在鄂西北春马铃薯地区应用率已达80%,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在周边地区有推广300万亩的潜力。
    该项目为全省首创,居全国领先水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铃薯产业协会首席专家谢从华在评价意见中说:“随州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马铃薯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模式,具有防寒、节水、增温、防渍、早熟且显著增产的效果,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栽培模式之一,在南方地区是一个创新与突破”。
    艾滋病防治“随州模式”的建设与评价
    完成单位: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 “温馨家园”为依托,在县、乡两级创建了以医疗救治、心理支持和社会救助,组织、指导艾滋病协会和病人互助工作的“随州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艾滋病防治的“中国模式”。该项目在全
    国率先从 HIV/
    AIDS病 死 率 、
    HIV感染途径、关
    爱救助形式、治疗
    效果、家庭收入、
    儿童入学率、社会
    接受度、高危行为
    改变、社会稳定等
    九个方面进行了
    综合研究,其研究
    结果对治疗方案
    的正确选择、服药
    依从性的明显提
    高、病死率的降
    低、高危行为和心
    里行为干预方式、
    降低社会歧视起
    到了很好的指导
    作用,维护了社会
    稳定、促进了经济
    发展,具有重大的
    推广价值,其综合
    关爱措施和政府
    救助政策为国家
    “四免一关怀”政
    策出台奠定了基
    础。
    艾滋病防治
    “随州模式”其防
    控措施和社会理
    解支持度受到包
    括美国战略研究
    所在内的国际智
    库的肯定,由此介
    绍更多的项目支
    持中国艾滋病防
    治工作。
    随州市在艾
    滋病医疗救治、抗
    病毒治疗疗效等
    方面居全国第一,
    医疗资源消耗最低,死亡率由80%以上,下降至3.05%;其干预预防、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使全省疫情最重的地区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艾滋病防治 “随州模式”与泰国、乌干达、沙特以及西方国家探索的防控模式相比,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组织15批次、国内省、市160批次分别考察、观摩了随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被国家评为艾滋病综合防治优秀示范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健康报》、湖北电视台分别多次总结,推广随州艾滋病防治经验,并介绍了艾滋病防治中的个人先进事迹。该项目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评审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建议一等奖项目简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