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转移打先锋
——随州波导公司探访之三
作者:许享红
波导是沿海地区较早向内地转移的企业之一。2002年波导进入随州,起到了先锋作用。 波导促进了我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并带来了韩国甲乙电子等一批配套企业落户随州,电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业和纳税等社会贡献与日俱增,新兴电子产业板块不断壮大,以前汽车行业独大的格局得以改变。 今年11月8日,市委书记马清明与本报记者共庆记者节时说:随州波导发展轨迹可圈可点,值得认真总结,值得借鉴和推广。 据市统计局统计,波导7年产销手机2600万部、缴税2.1亿元。其中,2005年产值最高,达25.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6.8%,成为我市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随州工业品出口实现大突破。到去年,以波导为龙头的电子产业,吸纳就业近4000人。 波导的国际领先设备和致力于科技创新、敢于拓展全球市场等先进理念,从多方面改写了随州工业企业传统,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包括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前我在制造线,生产手机主板,靠近电脑。怀孕后就调到‘孕妇线’上,负责包装。”11月12日,波导员工李冬梅笑吟吟地说。 记者在随州波导车间“孕妇线”看到,8名孕妇和哺乳期女工坐在工位上,轻松地包装着手机。哺乳期的吴琪说:“我们和孕妇一样上‘孕妇线’,每天还有两个小时哺乳时间。”据该公司工会主席汪春霞介绍,企业对女工“五期”即孕期、哺乳期、经期、产期、更年期都有保护制度。 波导进入随州,使随州美誉度逐步变成了吸引力。市委市政府为支持波导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各部门切实为波导提供“保姆式服务”。有人说,“随州助推了波导大发展,波导扩大了随州知名度。” 众多企业纷纷到随州投资,单是电子企业就有深圳泰科达电子、深圳高科电子科技、香港创立科电子科技、方正锂离子电池等企业,先后落户随州并投产。随州电子产品扩展到液晶显示屏、MP3、MP4等声像设备,以及晶体谐振器、音叉石英晶体自动检测晶片等国际尖端科技产品。随州电子产品扩展到5大洲80多个国家。 波导入随,突出了随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优势和重要作为,也彰显了随州在中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随州的招商引资也更富有成效。中国三江航天、中国重汽、中盐银港、广东富华、澳门制衣等一批大牌企业,纷纷落户随州。 同时,徐立华在家乡办波导,带动了一批随州人士回乡创业,“回归工程”日益壮大。星河名都、汉东星都、滨湖湾等地产项目,树起了随州新地标;方正回归创业园、随州泰晶电子、随州印务,广水鸿盛建材、大自然食品、同一石化等,使随州工业快速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近6年随州成功人士回乡创办了50多家企业,总投资40多亿元,带动就业1万多人,促进了城市面貌改善,助推了城市品位提升。 波导是沿海产业转移的先锋,促进了随州产业优化调整,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了多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彰显了随州在内陆城市中的优越地位,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成就。 (本报记者 许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