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爱在高墙内流淌
——记随州市第一看守所教导员张启海
  炎帝市郊氵厥水河边,有一座威严的高墙建筑,那就是随州市第一看守所。初冬第一场雪,寒冷侵袭着鄂北大地,但在那座洁白的高墙院落里,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关爱、充满了人性的拯救与复苏。就在这所用电网与外界隔绝的监狱内,有一位爱岗敬业的老警察,他宽阔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他就是随州市第一看守所教导员张启海,他用法律、道德、爱心挽救了许多在押人员,他对群众的关爱胜似亲人,他把心血倾注在队伍建设上,将一支作风涣散、工作平庸的后进队伍带出低谷,一跃成为监管行业先进集体。
  
  队伍建设是根本
    张启海原是省公安厅封江警察培训基地一名副处级干部,他服从组织安排,前几年被调入随州市第一看守所工作。2007年初,组织上为了转变这一后进单位,将他任命为教导员,他从此既要管理在押人员,同时还要管理民警队伍,但他没有退缩,迎着困难上,与同志们同心协力,力争把这个后进单位的面貌彻底改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是该所领导的自我要求,他向全所民警承诺:“我要求你们做到的事,我必须先做到。我要求你们不做的事,我自己先不做。”从那时起,他克服家里困难,几乎很少回家,检查监所管理,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一有空闲时间就找民警促膝谈心,当他了解到少数民警因在监所工作时间太久了,对工作厌烦时,他总是耐心教导,与民警谈人生价值,谈奉献社会,谈理想现实,让民警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为民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看守所改建了小澡堂、小食堂、小娱乐室、小健身房、小图书室,为民警生活创造更多的方便。目前,该所民警队伍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用爱心呼唤人性
    张启海经常对民警说:“在押人员虽然有罪,但他们也是人,只要我们对他们倾注爱心,就不怕浪子唤不回。”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不矛盾,张启海像亲人一样关心着每一个人,他经常到监室查看,了解在押人员的生活情况,看看哪个没有被子盖、没有衣服换洗、没有生活用品,就想方设法去帮助解决,有时还自己拿钱买来生活用品分给在押人员使用。有些在押人员犯了罪,受到家人的厌恶抛弃,思想压力大,自暴自弃。张教导员就深入监室找其交心谈心,有时还专程赶往人犯家中,与其亲人沟通,劝其家人要尽全力挽救失足者,经过他认真工作,使许多人犯思想转变了,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在监室积极配合民警管教。
  
  无私爱民写真情
    2009年初,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了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号召,随州市公安局积极响应,张启海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他带领民警走村组、进校园、访工厂、下社区,用实际行动与广大人民群众架起连心桥,在活动中,他通过走访调查统计出北郊陆草房村五保户和特困群众67人,他紧急动员民警开展一帮一爱心互助活动,所里还挤出资金为每名困难群众送去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并为村民提供就近劳务信息,帮助困难群众增加收入。
    2008年7月,冉某因组织传销罪被关押,冉某家住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家境十分贫穷,他在看守所的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全由张启海帮他购买,当了解到冉的父亲生活十分困难时,张启海就又主动到邮局给冉父寄去了200元钱。当老人家收到张启海寄去的钱后,万分感激,他托人写信赞扬随州警察无私的爱民之情。张启海无私爱民的事迹在远隔千山万水的贵州山区被传为佳话。
    张启海的行动时时感动着在押人犯家属,同时,也教育着全所每位民警,在他的带动下,该所每个民警在社会上自愿结成一个帮扶对象,有特困群众、有失学孩子、有残障人员,让群众感受到人民警察送去的温暖。
  
    (宫贵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爱在高墙内流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