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引导 政策扶持
唐县镇村村组组挖堰塘
本报讯 记者刘永国、聂忠诚报道:11月30日,天气晴朗,随县唐县镇街道居民王洪清忙碌着乡下挖堰塘的事情。据镇政府统计,唐县镇27个村(居)委会、170多个组,已有240多口堰塘开工,村村组组挖堰塘。 今年秋播结束后,该镇开始布置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对全镇农田基本建设作出了规划,要求每个村开挖1口蓄水1万立方米的新堰塘,每个组至少改造1口老堰塘,扩大老堰塘的蓄水量。 以往挖修堰塘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投资。“挖堰塘谁出钱?”这个问题曾困扰农村基层干部。今年,唐县镇镇委、镇政府明确了“农民投资为主、政府给予扶助”的投资政策和“谁投资谁受益”、“以水面养殖补偿投资”的操作办法,运用市场经济手法和奖励性扶持的办法,克服投资“瓶颈”,催动挖堰塘。 好办法带来好效果。入冬以来,唐县镇农村挖堰修塘形成了热潮。十里村一组的李辉领头租赁村里的1口小堰塘,村里允许他自费改造后使用水面。李辉投资2万多元,把破旧的小堰塘扩修到8万立方库容。唐县镇推广了这个“承包堰塘、扩建堰塘”的典型。 李辉的作法带动了乡邻,还吸引了镇上的居民。北园居委会王洪清在镇上做农资生意,镇上推广个人投资挖堰塘后,他放下生意去水府庙村,与该镇一村民合伙,承包了1口堰塘,投资整修扩容,目前已投资10万元,大堰塘深挖扩建后可容水10万方,供下游200多亩稻田灌溉。投资者的收益是利用水面养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