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民间水利“热”新街
作者:陈创新
  冬天的阳光下,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刘照勇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这口即将完工的堰塘,想象着日后一池碧波、鸭欢鱼跃的情形,心里乐开了花。
    刘照勇是随县新街镇蒯寨村村民,家里25亩地中有20亩都属坡岗地,只能“靠天收”。今冬,刘照勇就着一口小堰塘和10亩坡岗地,下脚深挖,扩大面积,打算建一口大堰塘。“蓄水后,可以提供30多亩田的灌溉用水,还可以搞立体循环养殖,增加收入大有希望。”同时,这口堰塘不仅保障了自家田用水,还能“支援”乡邻。刘照勇满怀希望地向记者介绍,这口堰塘的承包期限是到2028年,一共投资5万元,如果水能蓄起来,据保守估计,5年就能收回成本,以后就只管坐享收益了。
    农户自己投资兴修水利,在新街镇不是稀罕事。蒯寨村支书刘德林说,仅刘照勇所在的11组,今年就有5户农民承包兴修堰塘,面积(未蓄水)达到80多亩。他说,蒯寨村人少田多、用水渠道太少,属于典型的“广种薄收”,去年就有30多亩田颗粒无收。不过,这种情况今后将有望改善。至12月初,该村今年已新修堰塘9口,改造堰塘12口,动用土石方12万方,增加蓄水15万立方米,解决水利死角825亩,村里的田地灌溉都有了保障。
    今年,新街镇鼓励民营办水利,按照水源需求,由农户集资兴办、管理。新街镇党委书记王先军说:“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近几年,由于养殖业的发展,新街出现了不少致富能人,这也增加了农户水产养殖获利的信心”。目前,该镇共筹集资金66万元,已动工100处,完工68处,修复水毁工程315处,累计完成土石方80万方。
  
    (本报记者 陈创新 通讯员 王彬 钟海东)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民间水利“热”新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