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谈判各国底牌抢先看
作者:GDP
欧盟底牌:亮得最早 早在2007年,欧盟就提出,争取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并表示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中期减排目标提高到30%。欧盟自诩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旗手”。 伞形集团:大同小异 在气候谈判中,美国和日本属于同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等非欧盟发达国家,因在世界地图上这些国家的连线形成伞形,因此被称为“伞形集团”,其底牌总体而言大同小异,基本都“夹带”主要排放国参与绝对减排的前提条件。 美国底牌:亮得很晚 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这个目标比欧盟差得远,甚至低于《京都议定书》给它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年至2012年)的7%。 日本底牌:出现变化 前任政府提出的中期减排目标是8%,而鸠山由纪夫政府提出的是25%,应该说高出很多。但可惜的是,它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所有主要排放国参与减排。 其他国家 澳大利亚承诺到2020年在2000年基础上减排5%至25%(后一个数字均是有条件承诺),但这个目标已被议会两次否决;俄罗斯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至25%。 发展中国家:自主行动 巴西计划到2020年在预期基础上减排36.1%至38.9%;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印度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20%至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