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养鸡拓富路
——万店镇科学养鸡记事
作者:唐天才
曾都区万店镇黄家畈村民陈文,利用大棚养鸡,受益不小。记者近日在他的养鸡大棚前看到,养殖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给提货的经销商装货。 来自随州城区和广水的经销商正在抢着将陈文养的“矮脚黄”肉鸡往各自的笼子里装。陈文看着两位经销商争得不可开交,也左右为难:“肉鸡还未出笼,他们就打电话订购,你看,这些老客户直接开车来拉货,我也不能厚此薄彼。” 大棚肉鸡为何如此受青睐?广水应山客商陈月道出缘由:“万店的‘矮脚黄’味鲜肉嫩,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一旁忙着联系业务的万店镇武鑫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武补充道:“大棚养鸡与传统散养相比,节省场地,便于管理,缩短生长周期。” 在万店镇塔儿湾养鸡基地,身兼武鑫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养殖协会会长、养殖业经纪人协会会长等职的黄武可谓是该镇大规模养鸡的先行者。黄武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养鸡,先是小打小闹。2007年,他发现乌鸡品质优,生长快,80天就能出栏,兼具养生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便开始养乌鸡。目前,他在黄家畈村建了9个大棚,在红石岗村建了10个大棚,乌鸡已打入武汉、郑州、上海等市场,“矮角黄”肉鸡则辐射到信阳、十堰、襄樊、孝感、阜阳、南阳等地市场。 凭借养鸡致富的黄武将当地众多养殖户组织起来,成立养殖协会,实行统一供苗,统一销售,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如今,一个以万店镇塔儿湾养鸡基地为中心,以周边乡镇为补充的养殖小区初具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大棚150个,实现鸡存栏45万只,年出栏商品鸡120万只。 今年,黄武还新建了一个50平方米的科普培训活动室,购置新桌椅、电脑、复印机等设备,制作2个宣传专栏,购买畜禽科普书籍30余种1500余册,免费为养殖户开放,已培训科技示范户30户,辐射带动700户养殖户。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余运来 刘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