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亮点看项目
——我市改善民生重点项目扫描
作者:许享红徐王俊
12月28日7点,晨雾尚未散尽,随城沿河大道中段的随州市中医院大楼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已开始忙碌……开年以来,我市一大批民生工程上马,精彩的2009年,随州展开了改善民生的项目建设新画卷。 今年1至11月,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投资的各类项目236个,全年可获4.35亿元,超历史最高水平。12个项目争取资金过千万元,用于医疗卫生、廉租房、饮水、沼气、污水处理、水利设施等社会事业建设,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健全医疗体系 缓解百姓看病难 民间“大病拖、小病耐,重病等着进棺材”这句话,是群众因看病贵、看病难采取的无奈态度。今年5月,随州中医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取得国家立项,总投资3520万元,其中获国家无偿资金1100万元,建成后可同时容纳400人住院治疗。 由于基层医院设施不完善,能在基层医院治疗的病,群众也往大医院“挤”,致使有的医院不堪重负,有的医院却病人聊聊,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合理。 今年我市医疗项目建设,主要是完善功能,改善条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体系,一级至少建成一个合格医院、卫生院、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国家投资1870万元)的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正在建设;随县万和镇、广水市长岭镇等5个乡镇卫生院各获国家资金100万元,全市有116个农村卫生室获国家项目投资。 完善文化设施 传播健康文化 “冬围火炉夏纳凉,麻将扑克度时光”,是随县殷店镇群众的顺口溜,折射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甚至不健康。 12月下旬,记者走进殷店镇文化站,眼前一亮:崭新的4层楼,家教中心、乒乓球室、市民学校、图书馆,设施齐全;宽敞的场院,陈列着丰富多彩的图片,包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性文娱活动等内容。过去陈旧、空荡的文化站,实现了“华丽转身”。 今年43岁的魏任国,是殷店镇文化站“送电影下乡”专职员工。他每天都骑着上级配发的三轮摩托车,巡回于30个行政村,坚持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该镇14个村的农家书屋都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每个书屋藏书1500册,投资2万元。 殷店镇文化站站长熊欣说,文化站建设、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建设,系列文化惠农项目,让群众不仅获得致富信息,休闲方式也健康文明了,健身操、扇子舞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农村开始兴起。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曾经一度是空白。今年,我市共安排10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增设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和多功能厅等,确保其基本功能。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农家书屋、农村体育场和乡镇文化站,获得国家1000多万元支持。 新建廉租住房 实现居者有其屋 目前,随城蒋家岗小区600套廉租住房已入住312户,明珠小区441套廉租住房工程正在煞尾,广水市1016套廉租房建设已完工300套,住房困难的群众将逐步乔迁新居。 刚搬进蒋家岗小区的邱玲,今年57岁,她笑哈哈地说:“托共产党的福呀,没想到老了还能住进新房!” 国家对廉租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300元,带动我市各级政府每平米投入1000元。全市今年向上争到廉租房无偿资金3853万元,配套资金1.44亿元,在建廉租住房2876套,每套50平方米,明年可全部完工。 市发改委主任周亚林说,国家对地方的项目投资,不仅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还带动了地方配套投资,形成1:5的投资拉动效应。今年1-11月,我市共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76亿元,同比增长了4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民生项目建设精彩纷呈,铺设着随州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 (本报记者 许享红 徐王俊 通讯员 王洪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