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在心中涌动回味
——读熊宗荣游记散文集《云水天涯》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很大,但世界虽大,却没有我们的心大。有心者世界可纳,无心者则装盛不下方寸居室。不是所有的有心者可以装盛这个世界的。装盛世界者必定有阅历、有见识,还要有胸襟和情趣。 看熊宗荣先生的《云水天涯》,你便会知他是个有心者,故而他也是装盛世界的人。在熊宗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眼里的世界是一个立体的美丽图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精彩的,不管是历史陈迹,还是现实光影,他总是以色彩缤纷的形式,让我们欣赏,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也让我们思考。 熊宗荣先生早年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涉猎诗歌、散文、随笔,先后出版了诗歌集《山道弯弯》、散文集《小河弯弯》、自传体散文集《昔我往矣》等五部专集,近期,长江文艺出版社又推出其游记散文集《云水天涯》。书籍中收录的百余篇文章,是他出国考察、调研期间,用他充满智慧与热情的笔展现出来的世界美好的一面。 熊宗荣先生去过的地方真不少,除了南北两极,地球的多数地角他都去了。要不,他不会有“亚洲篇”、“非洲篇”、“欧洲篇”、“北美篇”、“南美篇”、“澳洲篇”……在我们阅读这些景物之后,也看到了熊宗荣先生的才情、热情、体力和心境。清人张潮有语:“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案头之文章。”单讲表意,熊宗荣先生真的把那些山水搬到案头来了,如此,我们才在案头看到了地球竟是那么丰富多彩。 世界是神奇而新鲜的——这是我品读时生发的感触。就像我们接受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一说法一样,从这本书中也了解到很多过去不在意的新鲜知识。这个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却深受负鼠之害,你能想象吗?每天夜里有7千万只负鼠出动,咬食掉两万多吨植物。这辈子我只见过黑蚂蚁,阅书方知澳大利亚的原始森林中,树上有白蚂蚁,地上有绿蚂蚁;那有毒的折茨树,毒素会渗入人的毛孔杀死一个大活人。以前看电影《帝企鹅的生存日记》,以为所有的企鹅都那么不容易,没想到菲利普岛的企鹅,每天傍晚从深海冲上海岸归巢还是一大著名的美景。没去过巴西的人以为足球就是巴西的象征了,到了里约热内卢的人才知道那里最具巴西象征的却是耶稣山。平壤的地铁真让人吃惊,竟然深达一百米!在荷兰,因为水大,人们要穿木鞋,一定很有趣。而伊瓜苏国家公园的蓝蝴蝶真的令人向往呢…… 熊宗荣善于观察,勤于笔记,那一个个自然或人文景观的美丽传说,那些美丽建筑的形态、大小、用料,令人身临其境,可观可感,甚至悉尼歌剧院的旅游年收入、俄罗斯市场的菜价都有详细记录。你一定会想,那些著名景观的详情,我们只要到网上一查就一目了然,但我认为,有些东西仍是作者个人独特的,带着作者的眼神、体温、心智和趣味,旅行中的花絮对我们的阅读旅行也是一种调剂。 掩卷回味,脑子里似乎还跃动着平壤那万人同台演出的画面,回旋着库兰达土著村寨那“滴都丽都”乐器的旋律。东撒哈拉大漠深处那个风趣的小老头司机给人留下鲜活印象,而贫穷的小女孩在母亲的陪伴下,牵着毛驴在沙漠上与游客留影赚零钱的一景令人难忘。泰国人妖的欢乐与悲惨令人深思。尼罗河之夜,又让我们想起早年唱过的那首《尼罗河畔的歌声》,真的如歌中唱的那样啊!那些过去在文学名著中熟知的风景,比如密西西比河、密歇根湖什么的,通过作者的亲临观察和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到亲切,时有身临其境之感。 此书还有一处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作者对全球各地的华人的关注。唐人街是海外“中国”的象征,她丰富了中国以外的那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华人在海外为生根立业做出的奋斗,牵动着作者的心,不能视而不见,也无法绕过去。他乡遇故知,熊宗荣先生不能不心怀感喟。这些篇目,读后感到亲情与乡愁扑面而来。 万水千山走遍,作者饱尝了世界山河美景,他是幸运的,但熊宗荣先生始终没有在云水天涯中迷失自己。考察美国后,他说:“美国虽好,但这是人家的国家,别人的故乡。我们的国家在东方,我们的故乡在中国,那里有高山流云,那里有盛开的桃花。只要我们炎黄子孙齐心协力建设自己的祖国,我们的故乡一定会比别人更美好!” 游者,心灵敞者;心灵敞者,世界才显得小。品读熊宗荣先生的《云水天涯》,心中涌起一种感慨:世界是美好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她的美丽,可供我们去享用;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呵护,疼爱。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作家出版社社长、著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