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目疮痍太子港
新华社1月17日电 海地时间16日白天,距离12日的强震已过去约90个小时。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海地首都太子港街头进行采访。骄阳下,断壁残垣的景象,惶恐无措的幸存者,令人心情异常沉重。 汽车停驶加油站无油可加 记者在太子港迎宾路上看到,仍然有大量居民滞留街头,倒塌的建筑物随处可见,街道上满是瓦砾和垃圾。已经没有前挡风玻璃的汽车仍在路上行驶,但是更多的汽车因为没有燃油而停在路边。 在一座加油站,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空荡荡的加油站内只有一些民众在纳凉。据知情者介绍,从地震起这里已没有燃油可加,但在地震后的混乱和恐慌中,一度有许多汽车在这里排起长龙,希望能加上油。一名附近居民说:“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没东西吃,没水喝,没汽油,也没衣服换。看看,所有的,所有的都被毁了。” 交通不便救援物资难到位 海地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向海地运送了食品、医药、帐篷等紧急救援物资。不过由于强震造成的交通不便和后勤组织缺位等原因,许多民众尚未拿到救援物资。因为供应紧缺,太子港目前的食品价格比平时贵了许多。一名海地商贩告诉记者,地震前卖8到10古德(1古德约合0.025美元)的汽水,现在已涨到20到25古德。“国际援助还没到,那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现在只能靠自己,”他说。 政府瘫痪民众应对难关无信心 在这次地震中,海地政府主要建筑损毁严重。许多政府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死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工作的组织。记者在采访中感到,不少民众对政府救灾工作非常不满,对如何渡过难关毫无信心。一名当地居民说:“我们不知道这里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因为现在的形势很严峻,我们一直到现在都在等待政府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