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惠农兴村榜样示范推动
曾都两项目入选全国“计划”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余运来、刘毓报道:近日从省科协传来好消息,曾都区菇仙巴西蘑菇技术协会、零排放养猪科普示范基地两个项目入选2009年全国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黑凤乌鸡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入选省“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并分别获得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据悉,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财政部于2006年开始实施,主要是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在全国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个人,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项目是省科协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于2006年设立的。每年在全省范围内选择3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围绕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产业链或循环利用模式,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曾都区菇仙巴西蘑菇协会会长左斌原来是供销社下岗职工,2006年在安居镇罗家榨村示范种植巴西蘑菇成功,并带动了周边的环潭、洪山、长岗、吴山、殷店、安居和广水郝店等七个乡镇、100多户农户会员种植,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2008年进一步扩大到新街、均川、府河,面积增加到100万平方米。2009年发展到省内的孝感市、武汉市新洲区、咸宁市及邻省的陕西省、湖南省等地,种植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带动4000多农户。目前,他们采取“公司+协会+基地+会员”的运作模式,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协会会员发展到580人,辐射带动农户1万多户。 另据了解,零排放养猪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养猪技术。曾都区零排放养猪科普示范基地位于东城办事处寨湾村,现有生猪养殖户20余户。2006年,基地开始推广“零排放养猪技术”,当年养猪8000头,实现产值1500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周边10多个乡镇、60多个村、200多家养猪专业户发展生猪生产;曾都区黑凤乌鸡养殖科普示范基地位于万店镇黄家畈村,占地200余亩。基地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的要求,统一供应种苗、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销售渠道、统一经营管理。由于黑凤乌鸡具有生长快,产量高,体形好,肉质鲜嫩等特点,市场供不应求。目前,该基地的黑凤乌鸡主要销往本地及武汉、郑州、上海、信阳等大中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