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光的蓝盾人生
——记随县公安局万和派出所所长王俊
从警十三年,调动了三次工作岗位,一次比一次离家更远。随县公安局万和派出所所长王俊,不是不懂一家团圆的温馨,但他更明白肩头责任的重量。 十三年来,无论是在派出所开展日常工作,还是抽调参加打黑除恶的“专案组”,王俊始终牢记着参警时的誓言,忠实履行职责,创造性开展工作。他多次被评为“优秀人民警察”、“人民满意政法干警”,两次受到嘉奖;所撰写的《电子警务的实践与思考》在公安部“加强公安科技应用普及”征文中获奖。 冰天雪地拆炸弹 2008年1月24日深夜11点多,时任随县高城派出所指导员的王俊接到了高城街道居民潘某的报警电话:家门口有一只来历不明的塑料袋。 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王俊立即和同事冉朝兵出警到现场。经认真观察,他发现,塑料袋外缠绕着黑红两股电线,在袋口的提手部位还有一个滑动触发机关。王俊判断该物品极有可能是爆炸装置。他立即封闭现场,按照发现爆炸物的处置方案向上汇报。 25日凌晨1时许,市公安局和曾都公安分局的领导带领刑警赶了过来。经过技术人员仔细勘察,确认了王俊的判断。当时已近年关,现场又位于集镇上居民密集地区,如果不能迅速消除危险,后果不堪设想。领导决定:必须在天亮前拆除炸弹。请省公安厅的专业拆弹专家显然不太现实。王俊建议,就近把随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部的爆破专家请来看一看。 冒着随时可能滑落山间的危险,王俊驾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进了两个小时,请来爆破专家。凌晨3时,拆弹工作开始。其他人员撤离,现场只留下3个人:2名爆破专家负责拆弹操作,王俊负责照明。 爆炸装置被一点点拆开,电雷管、炸药、增加爆炸杀伤力的石块和瓷片,一一显露。经过半个小时紧张、危险的操作,炸弹终于被拆除。 侦破工作连夜展开,当地与潘某有矛盾的居民宫某被锁定为作案嫌疑人。26日下午,王俊和同事们在技侦部门配合下,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后来,宫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这一具有较高犯罪技能的重大案件,处置成功,破案迅速,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秉公执法打行霸 2009年5月14日上午,在一阵鞭炮声中,高城镇经营卤菜的个体户舒选富将一面写着“为民服务、公正无私”的锦旗送到了派出所。他激动地说:“感谢民警们主持正义,秉公执法!” 舒选富原籍四川泸州,在经历“5·12”地震后,于2009年初举家迁至高城镇做卤菜生意。由于他的卤菜质量好、价格低,生意红火,引起了本地同行姜某等人嫉恨。姜某联络另一卤菜经营户程某出资1000元雇请人“砸摊子”,造成其直接损失3000余元。 案发后,王俊和同事们迅速赶至现场了解案情,与刑警二中队民警一起开展侦破工作。经过细致地走访、调查,雇凶打砸的姜、程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被刑事拘留。 这起案件在高城镇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力地震慑了犯罪,维护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乐做群众“娘家人” “派出所民警是我们的娘家人。”在万和镇投资石材开发的福建商人萧用同这样对记者说。今年春节过后,萧用同和一帮老乡返回万和镇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派出所给民警们拜年。 去年底,当地某居民到萧用同的石材公司里,强行承揽石材运输业务,双方矛盾一触即发。王俊获悉情况后,赶到现场作了初步处理。过后,王俊又来到该居民家走访座谈,讲法律讲政策,算违法行为带来的损失账。入情入理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该居民的不良念头。萧用同和老乡们从这件事上,看到了派出所民警执法的公平公正和处理问题的细致周到,十分佩服。如今,福建商人已在万和镇开办了9家石材加工企业,发展了地方经济。 去年10月,王俊调任万和派出所负责人后,以“清理积案解民怨,稳控当前打现行”为工作重点,迅速稳定了当时社会矛盾一度增多的局面。镇上年逾7旬的刘云亭老人,因为一位亲戚与邻居发生宅基地纠纷而多次上访。这起纠纷虽然连治安案件都列不上,但情况复杂,处理起来很棘手。在镇政府支持下,派出所协调国土、城建等部门共同参与调解,化解了矛盾,刘云亭从此息访。去年年底,万和镇农村发生多起偷狗案件。王俊和同事们闻警而动,穷追不舍,接连抓获4名偷狗违法嫌疑人,使当地农村恢复了安宁。 (本报记者 陈晓林 通讯员 袁红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