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建移民满意的新家园
——随县安置移民工作纪事
作者:王董斌
  “这个安置点房屋设计好,质量也不错!”3月19日,在随县唐县镇福忠村移民安置点,来自十堰市郧县柳陂镇的移民代表张年仁对记者说。自从前不久被推选为迁安理事会代表来到随县后,张年仁每天都要到移民安置点建设工地上去转转。5个多月后,他家将结束在汉江中上游逐水而居的日子,搬迁到这里的新家开始新的生活。
    张年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我省13万待迁移民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移民工作目标,今年8月底以前,13万移民中属于出县外迁安置的8万人,将全部完成向省内武汉、襄樊、随州、荆门、荆州、黄冈、天门、潜江、仙桃9地的外迁。
    根据省里安排,我市将接收来自十堰市郧县柳陂镇的522户2112人。其中,随县共有14个安置点接收移民497户2003人,分布在新街、尚市、厉山、唐县镇、万福店5个乡镇(场)。曾都区何店镇有1个安置点接收移民25户109人。作为我市接收移民安置的主要地区,年轻的随县面临着考验。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随县县委、县政府要求,将移民安置工作作为考验政府执行能力、展示随县新形象的重要工程来抓,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去年8月,全市移民安置动员大会后,随县成立了由县长陈德贵任指挥长的移民安置指挥部和5个工作专班,各安置点乡镇也成立了指挥部和工作专班,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移民安置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移民安置的关键在于对接。柳陂镇是十堰市的“菜篮子”,经济生活条件比较好,搬迁难度大。随县与郧县先后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对接活动。随县方面赴郧县了解当地居住环境、风土人情、听取移民意见;郧县干部、移民代表多次来随县实地考察居民点选址、房屋设计、土地远近好坏等情况。为充分尊重移民意愿,随县提供了108个居民点选址,最终14个点因交通便利、离集镇较近而当选;根据移民提出的房屋朝向、分布情况、建筑结构、面积大小、层数等意愿,经多次磋商,修改规划设计图达8次之多;根据村民提出的部分安置点生产用地较远且分散的情况,进行了二次调田;随县为不设防震区,仍按照移民要求为房屋添加了构造柱……
    一切为了移民满意,视移民为亲人,随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同心、真心共建移民满意的美好家园,赢得移民的理解和支持。目前,随县14个移民安置点有12个已经开工建设,一层住房正在开挖槽、建基脚阶段。“位于万福店的两个移民安置点,经过与柳陂镇韩家洲村移民多次交换意见、讲感情,他们已经在经过多次修改的规划图纸上签字,同意搬迁,近日已经放线。”随县移民局局长赵兴华说。
    目前,随县各移民安置点建设正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供水、供电、道路、交通、沼气、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正在规划中,预计3月底进行综合建设,5月底前完成移民安置房主体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8月底前移民搬迁入住。
    为把移民安置点建成安全、示范工程,随县对移民工程实行统一招投标、统一工程监理,并派出专班巡查工程质量。去年腊月,随县建设局在巡查时发现,有两处安置点因为天气寒冷造成房屋砌体冻伤,当即下通知书责令整改。房屋质量安全也是移民当下关注的重点。3月12日,郧县柳陂镇迁安理事会一行18人来到随县,分组到5个安置点监督房屋建设情况,他们对随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移民安置房表示满意。移民安置点正在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随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万明说:“当前,我们正按‘六个一’的目标,全力推进安置点建设。同时,做好移民的就业、医疗、上学等后续保障工作,为移民 ‘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王董斌 通讯员 聂太武)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建移民满意的新家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