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夜幕下的“雄鹰”
——驻广水空降兵某师夜间跳伞训练侧记
作者:宋俊超
  3月25日,当最后一抹斜阳渐渐西落地平线,一颗绿色信号弹在驻广水空降兵某师机场上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拉开了空降兵某师夜间跳伞训练的序幕。
    19时整,黑夜悄然降临,数架“战鹰”在轰鸣声中陆续调整航线,待机起航。此刻,背伞区降落伞整齐列放,千余名伞兵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他们分架次陆续整理伞具,借着照明灯的灯光,背起降落伞,然后整齐地走到检查线上,接受3道严格的“安检”。与白天检查不同的是,教员们要仔细检查每名伞兵的手电筒,以便伞兵跃出飞机舱门时,对空观察员能够掌握每名伞兵的位置,指挥其安全顺利地着陆。
    指挥员短促的一声登机令,伞兵们整装列阵登上飞机。飞机滑出跑道,向着陆场方向飞去……
    飞机上,投放教员一遍遍地重复着夜间跳伞注意事项,并为伞兵们加油鼓劲。“嘀、嘀”两声急促的准备铃声响起,伞兵们迅速起立,打开手电筒、摆好姿势,准备离机。接着一声长鸣信号之后,伞兵们从机舱里鱼贯而出,如雄鹰般搏击长空。
    为使跳伞员快速、准确地寻找着陆中心点,保障人员对着陆场中心风向等跳伞要素进行夜视标示,并对着陆场实行严格的灯光管制。在夜色的映衬下,每名伞兵如颗颗闪烁的星星,布满了着陆场上空。点点“繁星”在广播员的提示引导下,陆续安全着陆。
    夜间跳伞是空降兵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经常采取的重要手段,每名伞兵要完成5次以上白天跳伞训练,才有“资格”进行夜间跳伞。在夜幕的掩护下实施伞降,易于实施隐蔽接敌,从而增加攻击的突然性。该部队围绕实战化要求练精兵,在长期跳伞的实际中探索总结出组织实施规程和科学管用的夜间跳伞方法,使每名官兵都具备多种机型、多种伞型、多种地形和昼夜跳伞的伞降能力。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宋超 刘继璐)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夜幕下的“雄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生活周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