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花似锦春满园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纪事
作者:王董斌
县域经济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伴随着新曾都区和随县的成立,我市县域经济呈现出三足鼎立、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今年1-2月,曾都、广水、随县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总产值48.0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2%,县域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咬定工业不放松 工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走进曾都经济开发区,只见合力华星公司、三友食品罐头脱水蔬菜、重汽华威新型改装车生产线等一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09年,该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32个,实际完成投资16.7亿元。与曾都经济开发区毗邻的随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不到一年,目前已引进投资过5000万元工业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7.84亿元。三铃公司、金银丰食品工业园等8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广水市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十里工业基地等园区建设,丽明纸业、通用风机、加华铸造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落户,全年共引进资金16.2亿元。围绕壮大特色产业招商引资,曾都专汽产业、广水风机、随县香菇产业被列入全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目录。 各地还畅通融资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2009年,曾都、广水、随县规模企业总数分别达到144家、173家、160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05.34亿元、113.29亿元、72.3亿元,三者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2%。 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各地依托基地培植龙头,招商引资引进龙头,建设农产品加工园聚集龙头。曾都同星农业、金银丰公司被列入全省 “一只鸡”、“一袋面”工程企业;引进中盐银港公司,投资4亿元发展林板加工;嫁接组建三友、神农生态公司,年加工香菇出口创汇1.2亿美元。曾都农产品加工园年初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目前入驻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广水十里农产品加工园已经落户新华扬、众利肉联、大自然等8家企业,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2009年,广水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8家。随县食品加工园正在建设中,今年将重点抓好以金银丰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业,以裕国菇业、耀兴大海为龙头的食用菌加工业,积极引进大集团在随县发展畜禽加工业等。2009年,随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1家。 各地还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用菌、畜禽养殖、速生丰产林等农业板块,为龙头企业提供支撑。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发展旅游业 致力打造 “西圈”门户城市,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景区。广水市围绕打造“省内闻名、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及武汉城市圈后花园的目标定位,请专家编制完成了徐家河世界岛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徐家河旅游通道欧洲风情街建设项目已经签约。曾都区聘请武汉大学等编制了《洛阳千年银杏谷建设规划》,由玉龙公司投资1亿元的洛阳千年银杏谷景区已完成了门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主体工程。随县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玉龙温泉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投资过亿元的玉龙漂流项目去年10月份动工,预计今年6月1日以前建成迎宾。各地还先后举办尚市桃花节、洛阳银杏节等节庆活动,发展农家乐、乡村游。 2009年,各地全面启动了景区“创A”、饭店“创星”、旅行社“创强”、导游“创佳”、镇村“创名”等活动,在旅游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旅游硬件建设和旅游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大力开展品牌营销,玉龙温泉、炎帝神农故里、徐家河等一批景区正在形成亮点,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大幅增加,文化旅游的软实力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动力。 (本报记者 王董斌 通讯员 龚建华 徐玫 姚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