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发展新村靓
——广水吴店镇新农村建设掠影
作者:宋俊超
“排排新房靓,户户种菇忙,香菇花朵朵,采出一筐筐”。记者日前走进广水吴店镇,看到了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一幅幅美景。 清晨,该镇泉口村集市上人来人往。泉口村沿牛程线公路而建,街上有100多间门面,超市、加工厂、农资店等商户共有60多家,生意很不错。“其实经商只是我们村的副业,最主要的是种、养殖业。”泉口村党支部书记李东红说。果然,在村子北头,记者看到了成片的耳棒,妇女们正忙着点菌种。她们说,去年泉口村村民祝卫申、赖红、裴新远联合种了4万多棒木耳,收入40多万元。希望今年自家也能大丰收。 在东河村,三排样式别致的欧式农家别墅,坐落在公路一侧,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完备。新建的休闲广场上,30多个品种的风景树错落有致,“台湾青”草坪露出了新绿…… 东河村是该镇食用菌种植大村,还有不少村民搞起了山场养殖。该村村民张仁祥,看上去其貌不扬,可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几年前,他花费20多万元,围起4000亩的山场,圈养了400多只波尔山羊。他说,当初买种羊每只花了8000多元,许多人想不通。现在卖一只种羊,就能赚大几千元,一年还出栏200多只仔羊,能赚十几万。据悉,该村与张仁祥一样在山上搞畜禽养殖的有近百户。 养殖富了农户,农民纷纷建新居。目前,东河村建有两间两层新居的农户有136户,许多农民家中添置了电脑,村里还成立了农民体育队。2009年,该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该镇东湾村在3年前依靠土地平整项目的带动,建起了靓丽新村。村子建了,生活美了,农民更希望荷包也鼓起来。去年,该村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招引随县安居镇农民李传亮来村子引导农民种植巴西菇。李传亮在东湾村租了60亩地,成立了广水市信达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建巴西菇大棚60多个,许多村民到李传亮的种植基地打工增收。“我们的土地实现了流转增值,又在基地打工拿工资、学技术,真是一举三得。”村里20余名在基地摘菇、建棚的农民乐呵呵地说。如今,该镇以东湾食用菌基地为示范,已发展了5个食用菌基地。几十个农民专门从事销售,成了食用菌经纪人。 展望未来,该镇党委书记柯学明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将在徐家山发展1万多亩的有机茶产业,在浆溪店村发展云雾米、云雾茶等特色农业。同时,依托浆溪店革命老区、黑洞湾大型水库,发展旅游业,使吴店的新农村建设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