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抢救生命进行到底
12小时、24小时、48小时、55小时……时间在滴答逝去,震区废墟之下,每一个生命都在等待抢救,每一个生命都要全力抢救。 10个、100个、500个、1000个……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大军争分夺秒在和死神赛跑,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被成功救出。 A 全力抢救—— 为了每个鲜活的生命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提前结束在国外访问、当地时间15日23时30分乘专机离开巴西利亚回国的胡锦涛总书记一番话,温暖了13亿人的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推迟出访,于15日下午飞抵灾区:“困难面前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当前,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与死神竞速,与时间赛跑,全力抢救每个生命—— 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抵达玉树的救援人员,包括专业救援队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等救援人员已超过万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搜救队进驻玉树,在废墟里展开拉网式排查,动用生命探测仪、热感应雷达、搜救犬等搜寻一切生命的迹象,尽最大努力挽救任何有可能的生命。 15日7时,结古镇镇郊的西北牛宾馆,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生命探测搜索时,发现这里有强烈的生命迹象,他们冒着余震危险,迅速展开救援。凿孔、搬移、手挖……经过近5个小时的努力,营救被困群众的生命通道被打开了—— 一个被困的小伙子从洞口慢慢伸出头,小心翼翼地旋转,一点点避开断裂的钢筋。随后,第2个、第3个、第4个顺利救出。 ………… 到目前为止,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专业地震救援队与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消防部队协同作战,已救出近2300名被压埋民众。 B 决不放弃—— 为了废墟下焦急的等待 “能多救一个人,累趴下也值!”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朱磊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救援者的心声。 各路救援部队用大型装备移开倒塌建筑构件,用液压剪、无齿锯实施破拆,甚至用双手挖掘,一次次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的场景支撑着每一个奋战在现场的救援者,一个个代表着生命希望的数字鼓舞着每一个为玉树祈祷的人。 15日早晨,玉树县城坍塌的民族宾馆废墟上,100多名救援者手刨31个小时,硬是从四层楼高的碎石堆中刨出一个三米深的大坑,就是为了一个微弱的生命气息。 “从凌晨到现在,我们团找到40多人,虽然很多人没活下来,但我们不甘心,这是这一带最后一个有人被埋而未挖出来的地方。”在结古镇先锋巷99号进行救援的青海省军区独立步兵团一排代理排长李政羽说。 ………… 生命至上,在人间大爱理念支撑下,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在这里发生。 15日11时,玉树县康巴中心小学废墟中,困在一块预制板中的7名小学生经过救援人员十多个小时的救援,被安全解救出来,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了28个小时。 16日9时45分,在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的一片废墟下,一名30岁藏族妇女卡吉被救出,经过医护人员1个多小时紧张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此时距离地震已经49个小时。 17日上午,甘肃省武警消防总队搜救队员在青海玉树县结古镇一处倒塌的房屋里搜救出9名受困人员。同时,玉树县扎西宾馆废墟一名幸存者成功获救,而搜救队员在这片废墟当中,还发现有三个生命迹象的存在,四川矿山救援总队的救援队员们正在现场援救。 ………… 在救援队奋战于废墟一线的同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迅速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队,奔赴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先后有14支省内外医疗队1583人抵达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累计救治伤员4910人,其中4200人已治愈出院。 C 爱心接力—— 生命的希望被托起 伤员转运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着。承担着空中转运伤员任务的青海玉树机场一片繁忙。武警战士、机场安检等救援人员,紧张地将震区伤员有序引导进安检口,送上飞机,运往西宁、成都等地。许多亲属并不知道受伤的家人将被送往何处接受治疗。但他们相信,只要能将伤者送出玉树,得救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而在负责接收转运伤员的青海、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医院,一场“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全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战斗打响了。 快!快!快!15日23时许,成都市机场高速路上,60多辆警灯闪烁的急救车向双流国际机场疾驶—— 23时20分许,一架载有60多位伤员和30多位家属、陪护人员的伊尔-76运输机平稳落地。约10分钟后,载着伤员和家属的急救车又朝着市区的医院飞驰而回…… 16日凌晨,近百辆医疗救护车和200多名医务工作者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严阵以待,95名灾区伤员抵达后便被迅速转送至西安多家医院进行救治。 截至17日,已有1400多位重症伤员通过航空和公路被转运至西宁、成都等地条件较好的医院,他们将得到有效救治。 D 心手相连—— 无边大爱涌向灾区 每一个生命都要全力抢救,这一举国上下的共识已经转化为切实行动。面对突如其来的震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心手相连,凝聚起更为强大的力量。 从西宁到玉树灾区的公路只有一条——从西宁出发,需穿过日月山,翻越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山口,全程820公里。平日里这条略显 “寂寞”的公路,现在成了一条运送救援物资的 “生命线”——大型工程车、医疗救助车、救援物资车汇成滚滚车流,源源不断向着玉树进军!来自各地上千名的消防官兵已在玉树展开救援。而各地、各部门更多的救援力量正在陆续抵达,总人数已逼近2万人。 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大批救灾物资正在快速运往灾区。目前已有棉帐篷14981顶、棉大衣6000件、棉被12300床、野战食品100000份、方便食品250吨、应急灯200盏、行军床50床、毛毯50条运抵玉树。按计划,4月17日共有棉帐篷23050顶、棉大衣11000件、棉被16000床、野战食品100000份、方便食品250吨、应急灯200盏、行军床50张、毛毯50条运抵玉树。 志愿者们积极加入这场挽救同胞生命的大救援中。地震发生当日,由7名队员组成的北京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先遣小组带上搜救犬和专业救援设备,前往地震灾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客基金志愿者团队也于14日携带救援物资前往灾区。从企业到个人,从老人到孩子……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心也在各大网站涌动。 ………… 越来越多的救援人员赶赴一线,越来越多的被困人员被救出,越来越多的伤员被送往医院,越来越多的救援物资运抵灾区……为了灾区的每一个生命,我们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