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宜兰现代农业
市长一行与县农会理事长面对面交流
本报台湾宜兰讯 特派记者陈晓林报道:考察学习台湾现代农业的组织管理经验,是随州代表团台湾行的主要内容之一。4月19日,市长刘晓鸣带领代表团全体成员,专程考察了台湾宜兰县农会,与农会理事长陈志铭、推广课课长林蔡尡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传根,副市长夏卫东参加考察交流。 刘晓鸣感谢宜兰县农会对代表团的热情接待。他说,随州是炎帝神农始祖诞生地,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我们此行参访,主要是学习宜兰县农会在组织农民朋友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现代农业方面,以及在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培育“农的传人”等方面的经验。 陈志铭借用《论语》中名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随州代表团的热忱欢迎。林蔡尡用多媒体详细介绍了宜兰县农会的组织功能、经营模式、发展方向等情况。曾都区区长刘宏业、随县县长陈德贵等就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宜兰县农会负责人进行了探讨。 宜兰县位于台湾岛东岸,三面环山,一面临太平洋,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11.3万,是台湾的一个农业大县。宜兰县农会成立于1951年,现有理事15名、监事5名,另有包括总干事在内的60多名员工。农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也是法人团体,在当地农业的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农民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台湾农业 “科技化、精致化、休闲化”, “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生态自然化”政策的重要推进力量。近年来,宜兰县农会在组织推广 “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120多公顷,建有13个休闲农业区。目前,该农会正在引导农民推行“小地主、大佃户”经营新模式,实行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更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落实生产计划、整合农产品供应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