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触电”那一天
【阅读提示】 杨柳依依是中国随州网的网友。今年年初,杨柳依依过了把演员瘾,演了电视剧《阿丕书记》中一位老师的角色。时隔几个月,杨柳依依仍然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她希望能与读者分享这段经历,共同体味一名群众演员的辛苦与快乐。 讲述人:杨柳依依 年龄:37岁 职业:教师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许静 采访方式:QQ 1 机缘巧合,成为群众演员 今年年初,由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湖北省委宣传部与上海中船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 《阿丕书记》,在随州取景拍摄,需要一批当地的群众演员。那时,我正好放假在家。裕国乡音艺术团的团长打了个电话给我,说了招群众演员这回事,问我有没有兴趣演一名教师。我本来就是教师,而且也爱好艺术,便答应了。于是,在艺术团团长的安排下,我见到了该剧的导演。导演看了看我,说:“行,明天过来试试妆。” 第二天凌晨6点,我按导演的要求准时来到了剧组下榻的宾馆。那时天还没有亮,整个随城笼罩在朦胧的雾色当中,人们大多还在梦乡当中,可是剧组所有的演职人员及工作人员都已经起床了,他们陆续在宾馆饭厅过早,准备出发。我也跟着简单地过了早,见到了那位女导演,女导演让工作人员带我去化妆师那里化妆。 两名化妆师很年轻,但看得出很专业。简单地询问了下我的角色,她们就根据角色需要,根据那个年代的装束,开始忙碌起来。经过她们的一番打理,不一会,我蓬松烫卷的头发编成了两个麻花羊角辫,分在两耳旁边,红黄的头发瞬间也变成了黑色。我来的时候本来化了一点淡妆,可是淡妆也被一位化妆师卸掉了,她只在我的脸上涂抹了一点粉。造型做好之后,我朝镜子里认真地瞅着,只见整个一个素面朝天略带土里土气的七十年代的乡下女老师形象,当时我忍不住大乐。 我走出化妆间,正好碰到导演,她看了看说了句“很好”,便去忙其他的事了。 当天还有其他的群众演员和我一起去拍摄现场——曾都区洛阳镇,不过因临时招募的几个小学生和部分群众演员未到,且我们拍的戏又在后面,所以我等到上午十点钟左右,才和其他群众演员一起出发。 2 一路欢笑,片场等待表演 我们坐的是一辆大巴,车上有几十人。路上,我得知本次招募的群众演员主要是扮演一个村的村民的,迎接阿丕书记下来视察的一个场面,所以招的大多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他们多是艺术团的,个个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一路上,这些叔叔阿姨唱个不停、说个不停、表演不断,什么戏曲、老歌、三句半、顺口溜等信手拈来、张口就来,我不住地鼓掌,被这些前辈们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被他们饱满的生活热情、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感动。我被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也加入到他们当中,现场演唱了一曲,大家给了我热烈的掌声。 中午十一点多,我们到达洛阳张畈村,也就是片场所在地,车停在了一座山边的公路上,等待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大家立即走下车,晒晒太阳,休息休息。没过多久,一名手持对讲机的工作人员喊我,叫我立即和几个小学生过去换衣服,饭后的头场戏就是我们的。 我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一辆卡车前,这辆车其实就是剧组的临时衣房,也是试衣间,只见车厢里密密麻麻堆满了大包小包的衣服、鞋子,上面挂的、架上堆的、地上放的,全是剧组演员们拍片时换的衣服、鞋子,那个时代的长布衫、中山装、秋衫、短布衫、毛线褂子、大脚的裤子等或挂着,或整齐地堆放在支架上,这些衣服大多都是灰色、白色、蓝色、黑色,各种球鞋、胶鞋、布鞋有序地堆放在车厢的一角。负责衣服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询问了我的角色,马上拿了一件铁灰色的上衣、一条老蓝色的裤子、一双纳底的黑布鞋给我。换装完毕,一个活脱脱七十年代农村妇女出现在同伴面前,他们看着我,有些捂嘴抿笑,有些笑得前仰后合。 3 正式拍戏,感受演员苦乐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午饭听说是从随州宾馆运过来的。我们吃的是盒饭,一人一盒菜,饭在保温桶里,随便打。所有人吃的都是一样,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不管是明星还是配角。饭后的第一场戏,就是我的,拍摄地点就是刚才吃饭的张畈小学。我演的是这部电视剧的第十一集的32场,剧情就是公社书记邱国强的爱人到学校寻找他们的女儿小芬,邱妻询问老师,老师摇头。邱妻显出惊恐的表情,转身骑上车子离去。至于台词,剧本上面没有写,导演要我自己根据平时和家长的交流想几句。 要拍摄了,助导简单地跟我介绍下了本次拍摄的大致内容、出场位置、注意的问题,我走上台阶,来到了教室外面,随时听从助导的口令。 虽说我见过不少场面,但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演戏,真正地扮演角色,心中还是有点紧张。只见导演端坐在不远处的电视前,眼睛仔细地盯着显示器的屏幕,一脸的严肃认真;两部摄像机一左一右地架起,摄像师严阵以待;手持长杆上面挂有麦克风的音响师也高高举起了设备。只听助导拿着喊话器一声令下 “各就各位,准备、开始”,我就按照剧中要求,按照导演吩咐,右腋下夹着书开始走。刚走几步,只看见邱妻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赶到学校,看见了我刚出教室,赶快喊道“黄老师”,我应声边下台阶边答道:“哎!小芬妈,有事吗?”走到了台阶下,正好和邱妻迎上,她问我“黄老师,您看见我家小芬了吗?”我边摇头边应声答“没,没看见!”她又问“小芬今天来上学了吗?”我说“没有,我正准备找你的呢!”她又问“小芬今天真的没有来上学?”我答道“真的没有,出了什么事情?”小芬妈没有回答,露出满脸惊恐的表情,转身骑上车离去。可转身不知道是由于匆忙还是性子太急,邱妻骑车时竟然连车带人摔倒了,导演立马手一挥,喊停,重来! 我们又重复了刚才的动作和话语,第二遍,我听见了邱妻的声音后急匆匆的往下赶,可下台阶后,她还没有到,导演又叫重来。第三遍,导演说我的表情看起来比小芬妈妈还急,得再来!第四遍,导演说可以了。后来又为我们拍摄了近距离的交谈镜头,这次很顺利,两遍就通过了,拍摄完后,我总算松了口气。 后来我还参加了在村口迎接阿丕书记场景拍摄,不到两百米的拍摄路线,没有任何台词,就是简单地跟着跑、拥、挤、走、抬头、张望等动作,可是整个拍摄花了近两个小时,拍了十几遍才过关。有时候距离走完了可几个主演的台词没完,有时候几个主演说着说着忘词了或者说错了,有时候我们队伍走得太松散,有时候正拍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手机的铃声,有时候正进行时从公路上传来汽车的发动机声音或喇叭声……每次重复,都得从最开始的台词说起,从最开始的位置出发,再说、再走、再演,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 通过这次拍戏,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做一名演员的艰辛和不易!不过,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依然愿意尝试。 |